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DP、GP化疗方案前后气虚证、血虚证变化规律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DP、GP化疗方案前后气虚证、血虚证变化规律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DP、GP化疗方案 气虚、血虚证型 变化规律
【摘要】:目的:研究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运用多西他赛+顺铂(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多疗程化疗前后的不同脏腑的气虚证、血虚证的变化及其规律,从而为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的化疗方案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及治未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2015.8~2016.1在我院肿瘤中心住院化疗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按病例纳入标准纳入观察对象,对纳入对象进行化疗前和化疗后的气虚证候的观察和收集。根据中医诊断学气虚的诊断标准及临床上肺癌患者气虚的主要表现症状,制定了肺癌患者的肺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肾气虚及血虚的症状分级量化表,并制定了肺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肾气虚及血虚的诊断标准,将观察对象的症状、舌苔脉象等按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评分、确定证型,并记录患者化疗前后的白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值。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运用DP、GP多疗程化疗后的气虚、血虚证型的变化规律。统计方法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以配对t检验分析各化疗周期前后气虚证的积分变化;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化疗周期前后的气虚、血虚证型构成变化;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比较不同化疗周期前、后的积分差别;采用相关分析对所有气虚证型积分与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EU)、血红蛋白(HGB)进行比较。以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DP组各化疗周期前后的比较1.1 DP组4个化疗周期前后的气虚证总积分、肺气虚积分、脾气虚积分、心气虚积分、肾气虚积分、血虚积分的P值简表如下:1.2 DP组4个化疗周期前、后气虚证总积分、肺气虚积分、脾气虚积分、心气虚积分、肾气虚积分、血虚积分的P值简表如下:1.3脾气虚证型在4个周期化疗后均有明显增加(P0.05),其余证型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1.4化疗前后的肺气虚积分和化疗前后的RBC.HGB. PLT数值呈负相关(r=-0.846,P0.01;r=-0.765,P0.05;r=-0.882,P0.01);化疗前后的脾气虚积分和PLT数值呈负相关(r=-0.886,P<0.01);化疗前后的心气虚积分和RBC.PLT数值呈负相关(r=-0.728,P0.05;r=-0.769,P0.05);化疗前后的肾气虚积分和RBC.PLT数值呈负相关(r=-0.718,P0.05;r=-0.733,P0.05);化疗前后的血虚积分和PLT数值呈负相关(r=-0.790,P<0.05)。其余证型与细胞数无显著相关性。2.GP组各化疗周期前后的比较2.1 GP组3个化疗周期前后的气虚证总积分、肺气虚积分、脾气虚积分、心气虚积分、肾气虚积分、血虚积分的P值简表如下:2.2 GP组3个化疗周期前、后气虚证总积分、肺气虚积分、脾气虚积分、心气虚积分、肾气虚积分、血虚积分的P值简表如下:2.3脾气虚证型在3个周期化疗后均有明显增加(P0.05),心气虚证型在第3个化疗周期后有明显增加(P0.05),其余证型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4化疗前后的肺气虚积分和WBC.RBC.HGB数值呈负相关(r=-0.902,P0.05;r=-0.846,P0.05;r=-0.882,P0.05);化疗前后的脾气虚积分和WBC.NEU.RBC.HGB的数值呈负相关(r=-0.942,P0.01;r=-0.831,P0.05;r=-0.814,P0.05; r=-0.851,P0.05);化疗前后的肾气虚积分和RBC.HGB数值呈负相关(r=-0.943,P 0.01;r=-0.919,P0.01).其余证型与细胞数无显著相关性。结论:1.化疗1周期后患者的脾气虚症状即出现加重,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气虚症状逐渐加重,且以肺气虚、脾气虚症状加重为主。化疗后脾气虚证的发生率较化疗前明显增加,且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脾气虚证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心气虚、肾气虚、血虚症状积分在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提示在化疗前后,可适当予以加强补益肺、脾气治疗,西医方面可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以使患者更耐受化疗。肺癌多疗程化疗后,更应加强顾护肺、脾正气。2、化疗后血细胞的下降与气血虚弱的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3、以上研究结果证实化疗伤气,为中医“毒药治病”理论提供数据支持,但目前研究病例数较少,需扩大样本量,以期得出更为科学、真实的结果。
【关键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DP、GP化疗方案 气虚、血虚证型 变化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4.2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4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4-20
-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14-16
- 1.1.1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14
- 1.1.2 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14-15
- 1.1.3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化疗方案15-16
- 1.2 中医研究概况16-19
- 1.2.1 中医对化疗药物的认识及评价16-17
- 1.2.2 中医药治疗化疗副反应的优势17-19
- 1.2.3 肺癌化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研究现状19
- 1.3 小结19-20
- 第二章 临床研究20-37
- 2.1 研究对象20-21
- 2.1.1 病例来源20
- 2.1.2 诊断标准20
- 2.1.3 分期标准20
- 2.1.4 纳入标准20
- 2.1.5 排除标准20
- 2.1.6 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20-21
- 2.1.7 本课题研究的2种化疗方案21
- 2.2 研究方法21-22
- 2.2.1 技术路线图21-22
- 2.2.2 技术路线22
- 2.2.3 统计分析22
- 2.3 研究结果22-34
- 2.3.1 入组病例一般情况22-23
- 2.3.2 DP组化疗前后气虚积分的变化规律23-27
- 2.3.3 DP组化疗前后的证型构成分析27-28
- 2.3.4 GP组化疗前后气虚积分的变化规律28-32
- 2.3.5 GP组化疗前后的证型构成分析32-33
- 2.3.6 积分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的比较33-34
- 2.4 讨论34-36
- 2.4.1 研究结果分析34-36
- 2.4.2 存在的不足36
- 2.5 结论36-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39
- 附录39-45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5-46
- 致谢46-47
- 统计学审核证明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赫,孙力;气虚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5年05期
2 袁涛;梁忠;;气虚证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7年05期
3 陈小野;;气虚证的非定位性——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列(2)[J];中医杂志;2012年13期
4 林松冈;;湿证与气虚证案例[J];福建中医药;1988年02期
5 杨宗仰;;气虚与阳虚之探讨[J];中医杂志;1989年08期
6 曹正逵;张永洁;;高原气虚证发生机理的初步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1991年03期
7 张早华;;论“高原气虚证”[J];中医杂志;1993年06期
8 彭贵阳;125例教师声时值测定与气虚关系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1994年09期
9 陈国华;谈谈中医的气虚[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5年05期
10 李艳,严灿,邓中炎;气虚证实质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学禄;张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气虚证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分会首届学术年会暨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2 王怡斐;张文高;张玲;;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辨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加兰;气虚者的养生法[N];民族医药报;2001年
2 薛品贤;如何治疗气虚[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3 厦门市医药研究所 柯联才;王清任独树一帜论气虚[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冯兴中;中药进补要对“证”[N];保健时报;2008年
5 记者 严少卫;心衰中医对应证候被发现[N];健康报;2008年
6 丁葆珍;人参与洋参 药性差别大[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7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教授 陈苏宁 刘凤云 整理;补品用错 适得其反[N];健康报;2012年
8 胡品福;不识“气短” 小王气短[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甘慧娟;“咳嗽”的证候规范与证素特征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招;气虚证自评量表的初步研制及考评[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庄青云;盆腔器官脱垂气虚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清中SOD、GSH-Px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吴天石;气虚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研制与考评[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李佩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DP、GP化疗方案前后气虚证、血虚证变化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孟祥悦;冠心病气虚痰瘀中医证候诊断试验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马兰;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气虚、阴虚的相关性[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陈彩英;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晚期肺癌气虚证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张烈元;气虚痰瘀型AM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BNP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王云超;益气降压方治疗高血压病(1级)大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杨林;参附益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阳虚兼血瘀水阻证)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72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7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