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乳腺导管内癌,又称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指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单克隆增生但不侵犯基底膜和周围间质的乳腺原位癌。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灶不超过0.1cm。随着乳腺超声检查、X线摄影检查和微小病灶活检的普及,DCIS与DCIS-MI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一般认为,微浸润癌处于进展为浸润性癌的中间阶段;也有研究表明,DCIS-MI的侵袭和转移的潜力可能代表一个独立的实体,不同于纯DCIS。目的:探索DCIS和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本文是根据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BLOU随访数据库中,筛选自2005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1例DCIS和150例DCIS-MI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发病年龄、肿物大小、病理学核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基因的表达、选择的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等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数据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DCIS和DCIS-MI的高发年龄年龄均在45岁~54岁。DCIS组中肿物大小1cm有19例(37.3%),1-2cm有17例(33.3%),2-5cm有12例(23.5%),5cm有3例(5.9%);DCIS-MI组中肿物大小1cm有23例(15.3%),1-2cm有45例(30.0%),2-5cm有76例(50.7%),5cm有6例(4.0%)。DCIS组中低级别组有42例(82.3%),中级别组有3例(5.9%),高级别组有6例(11.8%);DCIS-MI组中低级别组有124例(82.7%),中级别组有3例(2.0%),高级别组有23例(15.3%)。DCIS组中选择乳房全部切除术的有39例(76.5%),选择保乳术有12例(23.5%),其中行保乳术并辅以术后放疗的有9例;DCIS-MI组中选择乳房全部切除术的有130例(86.7%),选择保乳术的有20例(13.3%),其中行保乳术并辅以术后放疗的有17例。DCIS组中选择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有24例(47.1%),选择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有25例(49.0%),未行腋窝手术治疗的有2例(3.9%);DCIS-MI组中选择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有82例(54.7%),选择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有66例(44.0%),未行腋窝手术治疗的有2例(1.3%)。DCIS组中ER阳性率为80.4%,PR阳性率为76.5%;DCIS-MI组中ER阳性率为56%,PR阳性率为50%。DCIS组中有36例(70.6%)行内分泌治疗,剩余15例未行辅助治疗;DCIS-MI组中行化疗的有30例(20%),行内分泌治疗的有54例(36%),行化疗+内分泌治疗的有25例(16.7%),未行辅助治疗的有41例(27.3%)。截止至2015年10月的电话随访中,DCIS组中仅发生2例死亡事件,但死亡原因与疾病无关,DCIS-MI组中无死亡事件发生;DCIS组中无复发转移事件发生,DCIS-MI组中发生3例复发转移事件,其中2例为对侧乳腺癌,1例为同侧乳腺癌复发转移。结论:1.DCIS和DCIS-MI的高发年龄在45岁~55岁之间。2.DCIS和DCIS-MI多表现为低级别导管内癌。3.DCIS中ER、PR的阳性率较DCIS-MI高。4.DCIS和DCIS-MI患者的预后均较好。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 微浸润 临床特征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目录】:
- 前言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14
- 第2章 文献综述14-19
- 2.1 临床特征14-15
- 2.1.1 组织学分类14
- 2.1.2 病理学核分级14-15
- 2.1.3 免疫组化15
- 2.2 影像学检查15-16
- 2.3 外科治疗16-17
- 2.3.1 乳房的外科治疗16
- 2.3.2 腋窝的外科治疗16-17
- 2.4 药物治疗17
- 2.5 预后17-19
- 第3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19-21
- 3.1 研究对象19
- 3.1.1 纳入标准19
- 3.1.2 剔除标准19
- 3.2 研究方法19-20
- 3.3 统计方法20
- 3.4 随访20-21
- 第4章 实验结果21-26
- 4.1 临床病理特征23-24
- 4.2 外科治疗方式24
- 4.3 激素受体表达24-25
- 4.4 术后辅助治疗和预后25-26
- 第5章 讨论26-31
- 5.1 临床病理特征26-27
- 5.2 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27-30
- 5.3 术后辅助治疗30-31
- 第6章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8
- 附图38-4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菲;吴迪;韩冰;李嗣杰;赵刚;贾泓瑶;宋东;石爱平;杨明;付彤;范志民;;术前空芯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6年01期
2 吴迪;石爱平;宋东;杨明;付彤;韩冰;李嗣杰;赵刚;贾泓瑶;范志民;;影响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年20期
3 尤唱;宋三泰;吴世凯;李晓兵;丁丽娟;江泽飞;尉承泽;黄焰;;乳腺导管内癌及浸润≤1厘米N_0M_0的各期乳腺癌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4 林曼;郭丰丽;魏丽娟;朱珊珊;赵晶;刘俊田;;430例乳腺导管内癌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年11期
5 江泽飞;徐兵河;邵志敏;沈镇宙;杨名添;王永胜;刘荫华;段学宁;胡夕春;Angelo DiLeo;;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与争议[J];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09期
6 张贤雨;张洁;班丽英;;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生物学特性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年23期
7 张继运;沙新海;于明涛;;C-erbB-2、p53、Ki-67及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2年03期
8 杨雪琴;李雁;;Ki67在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6期
9 曹长军;陈东风;何敬海;王少春;田丽元;;乳腺癌超声影像学表现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30期
10 龙泉伊;李宏江;;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与治疗[J];华西医学;2011年07期
,本文编号:926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92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