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劳森对罗素指称理论的改造
发布时间:2017-10-18 12:29
本文关键词:斯特劳森对罗素指称理论的改造
【摘要】:如何对如“圆的方”等不存在之物指称进行分析,一直是哲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以罗素为代表的人工语言模式,一类是斯特劳森所采取的日常语言模式。两种不同方法之间的争论焦点是,哪种方法更能接近语言所要表达的真理。 自1905年罗素的《论指谓》发表以来,采用逻辑技术去分析语言的逻辑构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不少的学者认为这种方法是唯一能够有效地分析指称问题的方法。直到将近半个世纪之后,斯特劳森《论指称》文的出现才引起学界对罗素指称理论合理性的再审视。 斯特劳森对罗素指称理论的改造,始终是在为日常语言的合理性作出辩护。他正确地指出了罗素的指称理论在强调语言的逻辑结构的同时,忽略了有关语言使用的语境分析。此次改造的价值在于提出对语词和语句的三种区分,深化了语境的涵义,推动了语言研究从语义学进入语用学的转变。但是,斯特劳森坚持日常语言的观念,这一点使得其指称理论缺乏精确化的分析诉求。
【关键词】:指称 意义 语境 预设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61.5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3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1-13
- 第二章 罗素的指称理论13-21
- 2.1 指称理论的背景13-15
- 2.1.1 历史背景——语言学转向13
- 2.1.2 学术背景——迈农和弗雷格的指称理论13-15
- 2.2 罗素指称理论的内容15-18
- 2.2.1 理论依据15-16
- 2.2.2 区分专名和摹状词16-17
- 2.2.3 解决三大难题17-18
- 2.3 罗素指称理论的成果与遗留问题18-21
- 2.3.1 成果18-19
- 2.3.2 遗留问题19-21
- 第三章 斯特劳森对罗素指称理论的批判和改造21-36
- 3.1 斯特劳森对罗素指称理论的批判21-24
- 3.1.1 对逻辑专名的批判21-22
- 3.1.2 对真假二价性的批判22-23
- 3.1.3 对断定存在的批判23-24
- 3.2 斯特劳森对罗素指称理论的改造24-36
- 3.2.1 唯一指称用法的语词的界定25-26
- 3.2.2 对语词和语句的三种区分26-28
- 3.2.3 指称不同于指谓28-30
- 3.2.4 真值与语境30-33
- 3.2.5 预设是指称的存在性判断33-36
- 第四章 对斯特劳森改造的讨论36-43
- 4.1 取得的成果36-40
- 4.1.1 表达式本身及其使用的区分37-38
- 4.1.2 语词的识别功能和归属功能38-39
- 4.1.3 真值间隙39-40
- 4.2 存在的问题40-41
- 4.3 对后世的影响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力锋;斯特劳森指称观述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李章吕;;论斯特劳森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批评——从殊型句和类型句的角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李颖新;刘京娟;张燕京;;意义理论的语用学转向——简析斯特劳森对于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批评[J];党史博采(理论);2009年06期
4 董英英;;罗素与斯特劳森指称理论之比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武庆荣;张存建;;斯特劳森逻辑预设理论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6 雷传平;;意义即指称?——罗素与斯特劳森的指称理论论争[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郭贵春,刘高岑;指称理论的演变及其语境重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1054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05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