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形名”与“刑名”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韩非“形名”与“刑名”思想研究
【摘要】:“名”是先秦时期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个问题首先由孔子提出,之后诸子也都认识到“名”的重要性,并进行了讨论,从而形成了战国时期的“名辩思潮”。处于战国末期的韩非同样受到了“名辩思潮”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名论。韩非的名论是通过“刑名”与“形名”进行论述的,然而学者大多认为“刑”与“形”两字古时通用,将两者均视为“形名”。但是这样解释两词并不合适,韩非在使用这两词时是有所针对的,是为了分别处理不同的问题。本文目的就是对两者的含义进行分辨,并进一步分析韩非这样使用的意义,以及在其政治思想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刑”与“形”字进行了文字学上的梳理,证明了这两个字在韩非时代的含义就有所不同。然后对《韩非子》一书的真伪与流传进行了考证,以此说明两个字同时使用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后人编写与传抄错误所造成的。而且结合汉代学者对于“刑名”的用法,可以发现就是特指法家思想,与一般所讲的“形名”并没有直接联系。然后分别对《韩非子》文本中“形名”与“刑名”的用法进行分析。前者主要是讨论自然事物的形状与名称的关系,这种思路继承了儒家正名主义的观点,并使用了黄老的方法进行论证;后者则是讨论政治环境中的法令与执行的过程,这个理论始于邓析,在申不害和商鞅时得到发展,最后由韩非完善。两者之间的差异正是由于“形”与“刑”含义不同所导致,但是韩非通过“名”将两者进行了结合。申商刑名提供了实际的政治手段,但缺乏理论的说明;黄老形名对“名”的制定有详细的说明,却无具体的执行方法。韩非将两者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道—形名—刑名”的框架,形成了一套以道为起点赏罚为执行方式的政治哲学。作为政治实践的“法”与“术”也是在这个框架上建立的。“理”是“道”在事物中的体现,“名”为“理”符号化的结果,因此“名”就具有了规定事物的能力,将“名”制度化也就形成了“法”。虚静原本是一种认识论,圣人使用这种方法来体悟“道”,从而正确认识事物的形与名,韩非将这种方法引入政治实践当中,用来审查刑与名,也就成了为“术”。然而韩非为君主提供的“法”与“术”,却又与君主本人的存在相矛盾,导致这个体系最终无法得到执行。
【关键词】:韩非 刑名 形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26.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问题的提出7-8
- 1.2 研究现状8-10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10-11
- 第二章 刑名与形名考证11-16
- 2.1 先秦时期“刑”与“形”的字意11
- 2.2 《韩非子》一书的考证11-13
- 2.3 刑名一词的使用13-15
- 2.4 小结15-16
- 第三章 形名16-20
- 3.1 正名主义16-17
- 3.2 形名的内容17-18
- 3.3 虚静的认识论18-20
- 第四章 刑名20-25
- 4.1 法家刑名传统20-21
- 4.2 刑名的内容21-22
- 4.3 辅以赏罚22-25
- 第五章 差异与融合25-31
- 5.1 差异25-27
- 5.2 融合27-31
- 第六章 法与术的应用31-39
- 6.1 法31-34
- 6.2 术34-37
- 6.3 矛盾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钢元;;形名学或记号学:记号、信号、符号,谁是谁?[J];国际新闻界;2008年01期
2 贡华南;;从无形、形名到形而上——“形而上”道路之生成[J];学术月刊;2009年06期
3 刘铮;;形名学对先秦思想的意义[J];思想战线;2013年S1期
4 郭齐勇;《恒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J];江汉论坛;2004年08期
5 黄田;;论英语“形名”结构的汉译[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谢遐龄;;释“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7 曾成栋;李楚梅;;英语“形名”结构对译与转译的语义依据[J];考试周刊;2007年15期
8 郭梨华;《经法》中“形—名”思想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9 王嘉民;也说“形名错位”——与冯广艺先生商榷[J];修辞学习;1994年04期
10 郑照阳;;英语形名结构认知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春利;形名组合的静态与动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耀;韩非“形名”与“刑名”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段传顺;交际中英语“形名结构”的认知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3 钱蕊;汉语形名复合词认知语义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4 刘琦;论形容词的非多义性:形容词在形名组合中的讨论[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0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07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