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个人观及其现实意义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个人观及其现实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个人观 “现实的个人” 需要 自由而全面发展
【摘要】:马克思个人观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逻辑前提,并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时,并没有看到个人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而将马克思的理论误以为是一种重物不重人的经济决定论、经济发展论之类。马克思个人观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的各个方面,而且其个人观的相关理论贯穿于经济理论、政治理论、社会理论等经典原著中。因而,对马克思个人观进行细致研究,应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综合运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围绕马克思个人观的具体内容和现实意义,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首先应对马克思个人观的思想渊源进行探究,了解马克思个人观由萌芽、探索、初步形成到完善和运用的各个发展阶段。其次必须从马克思个人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和掌握:“现实的个人”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个人观中的具有独特地位,是其逻辑前提和理论立足点;个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个人形态在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个人观的终极旨归和追求。最后,我们也必须看到对马克思的个人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个人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从理论层面来看,对马克思“个人”理论进行细致、仔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其“个人”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从现实实践层面来看,对马克思个人观的深化研究,是回应当前我国凸显的个人问题的有效对策,对正确理解“个人”、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现实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个人观 “现实的个人” 需要 自由而全面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03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1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7
- (二)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7-10
- 1.国内研究现状7-9
- 2.国外研究现状9-10
- 3.存在的问题10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0-11
- 一、马克思个人观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阶段11-18
- (一)马克思个人观的思想渊源11-14
- 1.理论背景:文艺复兴和空想社会主义11-12
- 2.黑格尔哲学的影响12-13
- 3.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13-14
- (二)马克思个人观的发展历程14-18
- 1.《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所代表的萌芽阶段14-15
- 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代表的探索阶段15-16
- 3.《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代表其进入初步形成阶段16-17
- 4.《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所代表的运用和完善阶段17-18
- 二、马克思个人观的内涵18-32
- (一)“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个人观前提18-22
- 1.“现实的个人”:对“抽象个人”的扬弃与转换18-19
- 2.“现实的个人”的内涵19-20
- 3.“现实的个人”的基本特征20-22
- (二)个人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2-24
- 1.需要是人的内在本性22-23
- 2.人的需要对社会发展的推动23-24
- (三)个人形态:在“三大社会形态”中的表现24-27
- 1.个人形态概述24-25
- 2.“依附的个人”25-26
- 3.“独立的个人”26
- 4.“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26-27
- (四)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个人生存的终极关怀27-32
- 1.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27-29
- 2.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29-30
- 3.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30-32
- 三、马克思个人观的现实意义32-36
- (一)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需要32-33
- (二)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个人发展的需要33
- (三)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33-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0
- (一)学术著作37-38
- (二)论文38-40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40-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启光;;1945年以后印尼华人的华人观初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02期
2 顾红亮;;个人观与现代性意识的关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云云;徐磊;;从《论语》中的同义词“视”、“观”、“察”看孔子的知人观[J];华商;2007年22期
4 江兵;;《老子》之圣人观[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程建平;我的“能人观”[J];价格与市场;2002年06期
6 成亚慧;;马克思的个人观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视野[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熊雪军;沈平剑;;论马克思的个人观[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3期
8 陈颜琳;;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人观[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李永庆,许吉;简论李栗谷的圣人观[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王俊骏;;论马克思“个人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惠勤;;应当重视对于马克思主义个人观的研究[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江光华;;孔子的“成人观”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影响[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3 张开焱;;诗人何为与诗人为何[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评论员;树立新的残疾人观[N];湖南日报;2000年
2 部国华;残奥会树立新的残疾人观[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黄一庆;让聋人观影无障碍[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司马童;节俭办晚会须抛弃扭曲的“能人观”[N];西安日报;2013年
5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 侯永庚;学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N];华夏时报;2001年
6 赵军;对未成年人观影的指导与责任[N];中国电影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帅建华;儒家成人观及其现代人本管理价值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涵;朱熹圣人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付X骋;萨特的“他人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李迪;先秦儒道圣人观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王昊;《道德经》圣人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坤;马克思个人观及其现实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6 彭红艳;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居民集体观和个人观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娄国领;秦汉圣人观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8 曲冠华;论马克思的个人观及当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成亚慧;马克思的个人观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琳华;日本“男色”的变迁轨迹[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1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08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