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初探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初探
【摘要】:尊严,是人生存的基本内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标志与内在价值。人的尊严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都有的独特而独立的价值,是不可剥夺的,都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今我们诉求的人的尊严,不再是单纯的解决温饱,而是有更丰富的内容,因而,从理论上探讨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主要内容有助于全面把握人的尊严。随着经济的向前发展,现实社会中出现了很多不公现象,比如收入分配不公、教育机会不均等,如果时时刻刻考虑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尊严,这样的不公平就可以解决,社会将会充满着公平正义。人人有尊严,每个人的生活才幸福,国家社会才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才会更加稳固。人的尊严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因而,在理论上研究马克思的“人的尊严”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选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学者研究“人的尊严”的理论成果,最后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主要说明了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与古希腊时期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尊严”的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以及马克思“人的尊严”的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第三部分主要叙述了尊严一词的含义,归纳了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主要内容,整理了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发展脉络,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人获得尊严的先决条件是人的自由自觉地发展,第二,国家即集体享有尊严的政治体现一定是独立自主,第三,全人类享有尊严的最终目标,必须是解放。第四部分论述了“人的尊严”思想的价值意蕴。在理论价值中“人的尊严”思想在马克思体系中的地位,对西方传统人的尊严思想的超越和对现代尊严理论的逻辑重构。在现实价值中“人的尊严”对人的生活方式的重构,与资本现实的批判,最后与中国梦的实现相结合来体现其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03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9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166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166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