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二程易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3 04:22

  本文关键词:二程易哲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二程 易哲学 天理 心性 工夫 圣人


【摘要】:借助易学阐发儒学思想是宋代儒学发展的鲜明特色。二程借助《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功能,探讨了“性与天道”的本体,通过对《周易》的诠释展开对儒学思想的阐发,并以此建立起一整套以理本论为基础的理学思想体系。二程将《周易》的变易创生之道归结为理或天理,将《周易》卦爻看作各种不同的事态,从儒家道德伦理出发,追溯万物的本原和终极价值,完善了儒家本体论、心性论和修养工夫论等理论体系,重新确立了儒家学说的主体地位。可以说,易学是二程建构理学思想体系的基石,研究二程易学有助于推动对二程理学以及宋明理学的研究。 本文对二程易哲学思想的探讨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二程易学中的天道思想,二程以自家体贴出来的“天理”作为易学的最高范畴,以“理”为宇宙本体,认为宇宙变易流行生育万物,万物依“理”而阴阳流转运行不息。同时,又以理为体,以象为用,将作为易学原则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转变为“事理一致,微显一源”的哲学原则,由易学中的理象关系转为哲学上的理事关系,将理与人自身密切联系起来,这就将世界本原问题的讨论,由宇宙本体转向心性本体。第二章为二程易学中的心性思想,二程综合历来各家关于心性的学说并加以补充,贯通《孟子》“性善论”、《中庸》“天命之谓性”和《周易》“继善成性”的思想,重新诠释了“天命之谓性”和“生之谓性”,认为人性根源于至善的天理本体,将孟子的“性善论”推至本体论高度,同时又承认日常社会中人性有善恶的不同,并用气禀的偏正和清浊来加以解释说明。第三章二程易学中的修养功夫思想,人禀受于天理的“天命之谓性”是至善的,只因气禀的偏正和清浊不同,而使“生之谓性”表现为有善有恶。但是“生之谓性”却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修养工夫,存天理、去人欲,使本来固有的至善的“天命之谓性”呈现出来,,这既需要“敬以直内”的心性道德修养,也需要“义以方外”的道德践履,只有如此,只有通过学习、修养的工夫,才可能学至圣人。 本文试图通过对二程易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以此论证易哲学思想在二程理学体系建构中所起的基石作用;同时也可由小见大,通过本文的论证,可以看出二程虽然在为人气象、具体的理论观点上存有差异,但二程在理学的基本理念上却是相同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4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庆财;;苏轼与程颐易学动静观之比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吴丹;;王弼与二程易学本体思想的比较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3 李书有,伍玲玲;《伊川易传》在程颐思想中的地位[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耿成鹏;程颐易学方法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5 姜海军;;程颐《易》学与理学建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戢斗勇;二程的“以易胜佛”与儒学的突变[J];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7 朱汉民;;论程颐易学对王弼之学的继承[J];齐鲁学刊;2010年01期

8 梁韦弦;伊川先生的《周易》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刘仲宇;;程颐《易》学著作辨讹[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10 朱汉民;;玄学、理学的《周易》诠释与儒学的义理建构[J];文史哲;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1217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217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f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