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性善论对荀子性恶论的探讨和纠偏
本文关键词:戴震性善论对荀子性恶论的探讨和纠偏 出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性论自孔子以后,便沿着孟荀的性善与性恶两种路径发展。戴震的性善论体现出"阳孟阴荀"的特征,明面上尊孟,实际上受荀子影响更深。但戴震对荀子思想不仅有吸收,更有超越。一方面他以荀子的血气之说为其人性论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从性善的立场上指出了荀子性恶论中礼义在性之外的弊端,并赋予心知使人性可以为善的重要作用,提出以血气心知之性言善,最终完成了从性恶到性善的转折,贯通了孟荀人性论。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249.6;B222.6
【正文快照】: 对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始于孔子,由于仅“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句,而以祖述孔子为己任的孟子和荀子各执一端,从此开启了性善与性恶两条殊异的人性论思路。孟子主性善,指出人性并不仅仅是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在孟子的人性论体系中,还有以命言性:“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能宪;;“礼义之邦”考辨[J];文艺研究;2013年02期
2 高秉涵;;论礼义的现代价值[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苗年生;;何必“舍…………陪君子”[J];党政论坛;1988年09期
4 奕兵;就“礼”而言[J];道德与文明;1989年04期
5 王振华;;“礼义”的含义及其发生[J];文史知识;2010年06期
6 杨万江;;论现代祭天礼及其礼义和程序[J];原道;2012年02期
7 殷慧;;文化软实力视野中的“礼义之邦”国家形象[J];齐鲁学刊;2012年01期
8 樊婧,王引兰;礼义廉耻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意义[J];管子学刊;1997年02期
9 王秀臣;;“礼义”的发现与《孔子诗论》的理论来源[J];江海学刊;2006年06期
10 邓杰;;“忠孝礼义”研究的价值与传播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禹志兰;崔建国;;礼义廉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应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万本根;蔡方鹿;;弘扬易经之道的优秀传统,,恢复中华礼义之邦[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习应玄;;智者不惑[A];孔学研究(第十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中生;;《荀子》“法正之治”考辨[A];东方丛刊(1994年第3、4辑 总第十辑)[C];1994年
5 夏云选;;弘武德精神,创跆拳道特色校[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能宪;“礼义之邦”与“礼仪之邦”考辨[N];太原日报;2013年
2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员 文学博士 王能宪;岂止一字之差[N];光明日报;2012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冯玉军 余钊飞;不法先王,不是礼义[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姚伟钧 王希辉;礼义之蛋[N];光明日报;2013年
5 张学宽;当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N];各界导报;2006年
6 冯念学;法律人的“礼义廉耻”[N];法制日报;2013年
7 张同廷;兼有公正的清廉才是好公仆[N];临汾日报;2006年
8 秋风;大国崛起的“软力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辨荣耻 促和谐[N];湖北日报;2006年
10 郎振勇;礼义派出所“量体裁衣”打造贴身式服务[N];太行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启发;礼义新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彬;先秦儒家礼义思想的主体性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2 赵小丽;荀子“礼法”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22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32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