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朝鲜李朝朱子学的比较及特质——以朱熹、退溪、栗谷、艮斋为例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朝鲜李朝朱子学的比较及特质——以朱熹、退溪、栗谷、艮斋为例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朱熹 栗谷 退溪 艮斋 理气观 心性论 工夫论 精神特质
【摘要】:朱熹以理为所以然的形而上者,气、阴阳为形而下者。退溪发挥朱子理自能动静说,主张理气互发论。栗谷从理"三无"出发,主张气发理乘,理气妙合,理体气用,理通气局。艮斋继承栗谷的气发理乘说。朱熹认为性即理也,在心作性,在事叫理,性具有超越性和普遍性。心分道心和人心,是体用关系。退溪承性即理思想,主张心为理与气的和合,心具万理,重视道心与人心的差分。栗谷认为道心与人心并非二心,反对心性分二则道气可相离,主张气质之性与本然之性不二。艮斋在心性观上智能创见地提出性尊心卑、性师心弟、心本性的思想。朱熹重视居敬穷理的道德修养工夫,居敬穷理相资互发,居敬为持己之道,穷理是格致之道。退溪认为以敬为本而有体用,主敬专一,正衣冠,一思虑,其宗旨是明天理、去人欲。栗谷把修己、正家、为政之道结合起来,主张敬为圣学终始、敬体义用、恒主诚敬、穷理涵养、敬贯知行。艮斋继承朱、退、栗的工夫论,主张敬为北斗,敬则道凝、敬为万善骨子。四家的思想精神特质是义理精神、敬诚精神、创新精神、逻辑精神、笃行精神,其思想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Abstract]:Zhu Xi , who has inherited Zhu Zi ' s theory of thought , advocated the principle of Qi and Qi , and paid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art and the heart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B244.7
【正文快照】: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艮斋田愚(1841—1922)壮志不衰,不甘亡国,他胸怀满腔悲情,迫切期待朝鲜复兴;他以苍龙老树之身,挺民族脊梁,坚抗日意志,希翼“扶阳于既坠”,迎来民族之花的绽放。艮斋在民族存亡之际,忧国忧民,高扬民族大义,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利田;朱子学的世界传播和影响[J];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2 吴先文,詹向红;安徽省朱子研究会2005年年会纪要[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王宇,陈安金;论南宋后期科场中的朱子学和永嘉学[J];哲学研究;2005年02期
4 张品端;;朱子学与构建和谐社会——朱子学与和谐社会论坛综述[J];哲学动态;2006年02期
5 徐公喜;;《朱子学提纲》之朱子学精神[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韩东育;;“道统”的自立愿望与朱子学在日本的际遇[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7 方眉;;“东亚朱子学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04期
8 陈名实;;清治以后台湾朱子学的兴起[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禾子;;2009年皖、闽、赣联办朱子学术研讨会将在上饶市召开[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麻玉霞;张海峰;;“朱子学”略思——读钱穆《朱子学提纲》有感[J];焦作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穆;;朱子矗立中道[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2 陆华珍;;朱子学东渐及其朝鲜化的过程[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品端;;朱子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朱荣元;;借鉴朱子治家智慧 构建和谐社会基础[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二)——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四——老年人与发展[C];2008年
5 黎昕;赵妍妍;;当代海外的朱子学研究及其方法[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方彦寿;;朱子学与两岸文化的互动——以“朱子学与两岸论坛”为中心的历史回顾[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品端;;朱子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8 胡道静;;朱子对沈括科学学说的钻研与发展[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9 孙明章;;朱子学的历史命运[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10 赖功欧;黎康;;论钱穆的朱子学[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劲松;扎实推动朱子学研究[N];安徽日报;2010年
2 李文超 谢源泽;“朱子文化与现代文明”论坛举行[N];闽北日报;2013年
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朱子学的承传与创新研究”首席专家、厦门大学教授 朱人求;朱子学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北京大学 陈来;格物致知对通识教育的启发[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金秋明 许怡平;朱子学研讨会 在宜召开[N];安庆日报;2010年
6 演讲人 朱杰人;朱子家礼的现代演绎[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记者 程曦 通讯员 李丹婕;清华国学院共办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N];新清华;2010年
8 记者 王洪波;纪念朱子诞辰880周年《朱子著述宋刻集成》出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儒学史·宋元卷”主持人、清华大学教授 陈来;中韩朱子学比较研究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朱子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严佐之;构建“整体、通贯的朱子学”研究文献大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强;近世日本朱子学的确立[D];吉林大学;2009年
2 赵文源;朱子《易》注考源[D];浙江大学;2009年
3 尉利工;朱子经典诠释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刚;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研究(1290-1409)[D];暨南大学;2012年
5 郭锋航;明初朱子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秋;朱子学与中国现代哲学的思想空间[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吴冬梅;“心与理一”与“超凡入圣”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D];南开大学;2002年
9 黄晓荣;新朱子学还是阳明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丽敏;作圣之功[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根东;朱子“礼”论[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星;论朱子学官学化的原因[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傅锡洪;朱子鬼神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李宏涛;元初朱子学流衍考[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徐国明;朱子“格物说”别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姜婧;儒家朱子学と中日近世家族制度の形成にっぃて[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孔清清;再论燕岩的朱子学认识[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逢涛;度正及其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刘盼;日本学者对宋学及其形成的认识[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杨小婷;人物性异—朝鲜儒者韩元震对朱子性论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68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36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