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曾国藩的儒学思想、科技思想及其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4 02:16

  本文关键词: 曾国藩 儒学 科技 关系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曾国藩作为晚晴重臣、洋务派领袖对中国十九世纪的历史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是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坚守,另一方面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本文将以这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对曾国藩思想的研究探讨。曾国藩儒学根基深厚,对于理学、汉学、词章之学都下过苦功,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但最终将这些儒学门类统合为一,归结到经世之礼学,并辅之以"执两用中"的儒学方法论,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儒学思想。由于身处十九世纪中西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曾国藩较之以往儒家士大夫,对于科技更加重视。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科技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对西方近代科技的接纳和学习;这两方面共同组成了曾国藩的科技实践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展现了曾国藩科技思想的特点。曾国藩的儒学思想主导着其科技实践活动和科技思想,但其科技活动和科技思想对曾国藩的儒学思想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两者的互动可以说是西学东渐的一个缩影,展现儒学和科技一致性和相容性。曾国藩的这些思想和实践影响了历史进程、推动了社会发展,对我们当下的民族复兴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Abstract]:Zeng Guofan, as a late fine minister, Western-style leader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19th century, on the one hand, the adherence to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Emphasi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will use these two aspec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carry out the study of Zeng Guofan's thought. Zeng Guofan Confucianism has a deep foundation, for the Neo-Confucianism, Sinology, the study of ci Zhang have all worked hard. Have their own experience; But finally, these categories of Confucianism are integrated into one,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onfucian Confucian methodology of "holding on to the two uses". Due to the fierce colli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in 19th century, Zeng Guofan compared with the Confucian scholars and officials in the past.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one hand, it inherits Chinese tradi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it accepts and studies western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se two aspects together formed Zeng Guofan'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in the process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eng Guofan'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which dominated i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actice and thought. But i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y and thought also have the influenc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 to Zeng Guofan's Confucianism though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can be said to be a microcosm of the eastward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showing the consistency and compatibility of Confucianism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eng Guofan's thoughts and practices have influenc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promote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o our present national rejuvenation still has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25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荣庆,范松仁;儒学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可能[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2 陈奉林;儒学在台湾[J];世界知识;2005年19期

3 李承贵;现代背景下的儒学开展方向——百年来儒学开展方向主要论说及评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方同义;;儒学社会价值功能的历史考察和前景展望[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5 徐德莉;;论宋恕对理学的批判及其改造儒学的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彭耀光;;儒学的当代诠释——读《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秦锋祥;;儒学的发展前景与反思[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8 辛鸣;;儒学与现代化同构阐幽[J];东岳论丛;1989年04期

9 杨荫楼;试论唐代儒学的复兴[J];齐鲁学刊;1990年03期

10 唐永进,王定璋;对儒学的展望[J];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卫平;;今天应当如何普及儒学[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水生;;儒学与日本现代化新论[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沈小勇;;浙江儒学的知识传统及其现代价值[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夏乃儒;;儒学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承贵;;活在生活中的儒学[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录(第一辑)[C];2011年

6 于作敏;;略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7 施炎平;;从“成人之道”看儒学核心理念及其价值[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丁成际;;儒学与当代日常生活伦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鞠曦;;段正元儒学思想论略及其哲学反思[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10 郭荣丽;;儒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作用[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好光邋同济大学教授 邵龙宝;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普及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 汤一介;期待21世纪儒学有新的发展[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马来平;儒学创新的着力点[N];联合日报;2014年

4 左岸;“百姓儒学”,掌声之后贵在坚持[N];中国艺术报;2014年

5 成都市武侯区 何勇海;“百姓儒学”给乡村增添“道德营养”[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林桂榛;儒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性的儒学[N];光明日报;2004年

7 刘荣芝;《儒学引论》简介[N];河南日报;2003年

8 汤拥华;儒学何以获得当代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陈多旭;教化与工夫——解读儒学的一个独特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蔡报文;儒学与现代民主[N];珠海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雪;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彩霞;全球化时代中的儒学创新[D];浙江大学;2003年

3 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D];西北大学;2008年

4 周红;儒学宗教性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沈小勇;现代新儒家儒学现代化思想论衡[D];苏州大学;2011年

6 张朝松;儒学早期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董爱玲;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王宝峰;儒教社会中的独行者:李贽儒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沈尚武;叶适儒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THEO A. COPE;儒学中的“诚”及其在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中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益斐;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与孔孟儒学实践性的比较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2 卢珊;儒学与西学的交融互释:严复核心观念疏解[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维娜;刘少奇儒学观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鹏;儒学背景下北宋科学技术的发展[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韩晨;王通及其儒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6 赵eT煊;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中儒学道德的传承[D];吉林财经大学;2017年

7 兰特;曾国藩的儒学思想、科技思想及其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8 孔霞;略论儒学在中唐时期的演进[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春;汉初儒学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黄伟;反思与回归—梁启超儒学思想的嬗变[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8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458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