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批判与哲学共同体生成的转折点
本文关键词: 前提批判 多元并存 哲学转折 共同体 出处:《理论探讨》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哲学诉求与我国的哲学现状形成了悖论,经济发展与文化的相对滞后是这一悖论的集中表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解决现存问题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反思和批判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其对社会的制约,确保社会实践对理论发展的源头活水,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凸显实效性、多元性和渗透性的哲学碰撞与融合,才能在社会多样化的今天,达到哲学重建,以便适应各种挑战。思想觉醒,理论创新,是哲学肩负的神圣使命,也是实现哲学自我超越、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支撑。
[Abstract]:The philosophical demands of globalization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form a paradox. The relative lag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is paradox, and Chinese Dream realizes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ly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of in-depth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f philosophy and its constraints on society, to ensure that the social practice of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ource of water, to achieve the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views. To highlight the effectiveness, diversity and penetration of philosophy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ocial diversity of today, to achieve philosophical re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dapt to various challenges, ideological awaken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t is the sacred mission of philosophy, and it is also the powerful spiritual power and support to realize philosophical self-transcendence and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江南影视艺术学院教务科研处;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与和解研究”(2017106-10)重点课题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资助项目“‘一体两翼共赢’哲学共同体研究”(2016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0
【正文快照】: 一、哲学的现状分析哲学是对历史的反思和追问,是对现实的分析和考量,也是对未来的前瞻和预设。这三个研究向度,都是以社会现状为根基,给予理论应答。社会发生了变化,哲学也应该避免时空错位和认知失调,与新的社会需要相适应。作为人的理性的内在动因,哲学总是在扬弃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丽艳;;时代与哲学创新——读吕国忱《哲学的时代回响》所想到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刘长欣;;论哲学创新的根据与原则[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王勇;;论哲学的创新精神[J];改革与开放;2012年16期
4 孙正聿;哲学创新的前提性思考[J];求是学刊;2001年05期
5 潘绍龙;哲学创新与社会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5期
6 刘晓新;哲学 人类不可拒绝的思之大道[J];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03期
7 田川;哲学的创新与创新的哲学[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2期
8 王东,黄皖毅;北京大学举办“21世纪哲学创新暨庆祝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01期
9 周可真,汤海艳;全国21世纪中国哲学创新思路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2年06期
10 邬q;略谈科学发展与哲学创新[J];理论导刊;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珠;;理论创新与哲学创新——市哲学学会等举行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康兰波;;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权利的思考[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建国;;发生认识论与哲学创新——少年哲学家[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韩庆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进展与当代形态——基于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首席专家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 任平;研究范式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N];光明日报;2014年
2 吴瑞敏;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N];光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何民捷 马跃峰;改革发展实践呼唤哲学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4 记者莫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记者 王海锋;在文本与实践互动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臧峰宇;提升问题意识 谋求哲学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龚文德;面向时代发展谋求哲学创新[N];湖北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海锋;在国际视野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张立文;哲学创新的三个维度[N];人民日报;2010年
10 何中华;中国哲学的原创时代来临?[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t ;哲学创新与中国崛起[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朱文君;哲学的觉解[D];吉林大学;2012年
3 魏书胜;论马克思哲学的人类性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霍无忌;论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及当代发展的原则和途径[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拓;试论马克思类哲学[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3 丛孙悦;李瑞环哲学思想的公共性探微[D];鲁东大学;2017年
4 胡鑫;生成哲学自我的方法论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现东;马克思哲学观探略[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蕾;论哲学观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D];延边大学;2009年
7 傅琛;从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哲学创新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汀;近代以来哲学比较的历程及其方法论意义[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3年
,本文编号:1473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47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