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哲学观_哲学就是生活观
本文关键词:哲学就是生活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xhwz
级别:论坛游侠
积分:1550
经验:288
文章:4243
注册:06-04-02 00:21
发表: 2004-07-17 00:00:00 人气:433楼主
哲学就是生活观
1.在当前学界对于哲学观的诸种见解中,我倾向于把哲学理解为生活观。一门科学之能成立,对象和意义不可分,而且意义先于对象。因为面对浩瀚宇宙,大千世界,人类总是从需要出发,去选择和确立研究对象,虽然对象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研究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明确,但人类需要的选择性和目的性对一门科学的确立和发展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什么是哲学”,是包含着“哲学的对象”和“哲学的意义”两方面的提问和回答,而且应当从意义出发去理解对象。就哲学的一般性质和对象而言,我们不妨从“人类为什么需要哲学”出发去理解;而就哲学的历史发展来说,我们不妨从“古代人为什么需要哲学”、“近代人为什么需要哲学”、“现代人为什么需要哲学”出发,去理解不同时期 哲学的对象和主题的变化。
现在人们都在探讨哲学,特别是马克思哲学在新时代的发展问题,我觉得,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生活观,既符合哲学发展的逻辑,也贴近马克思哲学的本意,同时也更能体现这种哲学的时代意义和人类价值。
2.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把哲学同人类的“生存”、“生活”、“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把它作为推动哲学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我觉得,可以把哲学概括为“生活观”。如果说,通常所说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那么生活观就是关于人类生活的根本观点,即通过对生活世界的深刻观察和理解,为人类提供一种能充分表达生活目的、特点和意义的生活理念。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生活世界,研究主题是人类的存在方式,研究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意义,而总的研究成果则是对于人类“生活理念”的系统表达。
3.从历史上看,哲学家们无论把哲学看做什么,以何作为研究对象,其实都没有离开人、人的生活,都是 要为人类论证并追求一种合理的生存方式。区别在于,古代哲学立足于自然来解释人的生活,把人的生活世界主要归结为自然世界;近代哲学立足于理性来解释人的生活,把人的生活世界主要归结为理性世界;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则立足于实践来解释人的生活,实践即生活,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所创造的世界即是人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从早期开始进行哲学探索的宗旨,就是要创立一种能够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并积极参与生活的新哲学。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康德和费希特在太空飞舞,寻觅一个遥远的国度,而我却只想透彻地理解,在街头巷尾遇到的事物。”在马克思看来,德国哲学是从天上降到地上,它虽然也是从“人”出发,却是从抽象的、理性的人出发解释人的现实生活,因此“他们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基础”。而马克思哲学则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即把人的世俗生活上升为哲学。在研究人类生活时,马克思选择了“劳动”作为切入点。虽然自有人类存在就有劳动,但正如人们千百次地接触商品却未必能认识商品一样,尽管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在从事劳动,却并未真正懂得劳动的本质和意义。马克思则通过对劳动的哲学分析,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揭开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奥秘,从而使这个被以往哲学家普遍忽视的世俗问题成为哲学变革的阿基米德支点。所以,从生活的观点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既反映了哲学的主题从关注自然世界到理性世界又转向生活世界这样一种历史逻辑,也符合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实际过程和思想本意。后来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把“生活”与“实践”并列,也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理解。
4.从生活的观点理解马克思哲学,对于在当代条件下推进马克思哲学的发展,拓展马克思哲学研究的 视野,具有重要意义。从当代哲学的发展潮流来看,揭示当代人类的生存矛盾,论证一种合理的生存方式,已成为共同关注的主题。马克思哲学作为反映人类现代文明的主流哲学,当然不能游离于人类文明之外而孤立发展,从生活观的角度去重新理解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这种主题的对接将使马克思哲学融入当代文明发展的大潮之中,并以新的文明为基础不断 获得新的内容和生机。
当初,马克思从现代工业社会的两极分化,即分化为少数资产者和大多数无产者出发,把自己的哲学主要规定为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武器。虽然它也提出人类解放的思想,但由于社会发展的限制及后人解释的倾向性,这一思想并未真正被人们所理解和重视,至多是把它推向遥远的未来。如今,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人类之间的广泛交往,人类生活的普遍性、趋同性越来越突出,那么,马克思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就不仅仅具有阶级价值,更具有人类价值。这也是马克思哲学能被当 代人类广泛接受的重要基础。
过去,由于我们只是按照德国古典哲学对于哲学的理解框架来解释古代哲学、现代哲学,也包括马克思哲学,因而只注意挑选马克思著作中那些带有纯粹哲学思辨性的内容,并把它们编织成一个哲学体系,而把马克思更多的关于生活哲学的论述,分别归与经济学、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这就等于肢解了马克思的哲学,既把马克思哲学弄得脱离实际生活而显得枯燥,也不符合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本意。如果从生活观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其内容就不仅仅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基本的、有数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把散见于马克思著作中的许多思想重新概括、梳理,由此会得出一个新的马克思哲学的解释理论。
5.以哲学的观点研究生活世界,或建立“生活世界观”,并不是对生活世界纯粹的客观描述或主观理解,而且要求解释和建构关于人类生活世界的基本原则。应当承认,正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揭示了生活世界的真实基础,奠定了生活世界的解释原则,对有关人类生活的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而做出这些解释的核心概念就是劳动(实践)。也就是说,马克思是 以劳动(实践)去解读人类生活的。
关于生活世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对于事物、现实、感性,不能像旧唯物主义那样只从客观方面去理解,也不能像唯心主义那样只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而应当从主客观统一的实践活动去理解。这里提出的正是解释生活世界的基本原则。在马克思看来,生活世界并不是先于和外在于人类的纯粹自然界,而是由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感性世 界,这个世界已经属于社会范畴,而不再是自然范畴,外在的自然界已经转化为(经过劳动)人的社会生存条件。正是由于劳动(实践)观点的确立,使马克思不是从自然的观点看社会,而是站在社会的高度看自然,建立了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统一的解释原则。应当说,以劳动(实践)的观点解释生活世界,把生活世界的生成和发展奠立于劳动(实践)的基础之上,并把生活世界具体化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基本范畴、关系和矛盾,这表现了新历史观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但在后人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中,也出现了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马克思为了揭示人类生活的唯物论基础,着重强调了生产力作为物质力量的客观性和决定性,但后来的解释把它片面夸大了。实际上,对生产力同样不能只作“客观方面”的解释,不能把生产力作为与人这个主体相分离、相对立的独立客体看待。因为生产力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基本方式,它既具有使用生产工具和人的肉体劳动力等客观性内容,也贯穿着人类生活的目的、需要、意义等主观性内容。与后来的历史性唯物主义把劳动当作经济决定论规律看待和经济学把劳动作为纯粹经济过程来描述相比,马克思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在劳动概念中揭示出那么多生活化、人性化的丰富内容,提示我们必须立足于人的生活来理解劳动,而不能把劳 动的意义理解得过于狭窄了。
另一个问题表现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生活世界可划分为整体社会生活和个人日常生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指出两者的一致性,认为应当避免把“社会”作为抽象物与个人对立,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个人社会生活和类的生活并不是各不相同的,个人的生活表现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但个人与社会、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毕竟是有差别的、有矛盾的,如《日常生活》的作者赫勒所说,“日常生活总是在个人的直接环境中发生并与之关联。国王的日常生活范围不是他的国家而是他的宫廷。”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只是强化了与整体社会活动相关的部分,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国家、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等,弱化甚至取消了与个人生活直接相关的部分,这就使得唯物史观越来越成为阶级、政党、国家以及政治家、思想家们认识社会,进行阶级斗争和社会管理的理论工具,而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却愈来愈遥远。现代西方哲学提出回归“生活世界”问题,实际上是主张哲学应当关注以个人为主体所存在、所经历、所体验的生活领域。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和发展来说,恐怕也有一个“返回”和“还原”到日常生活世界的问题。本来,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研 究,正是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事实出发的,“即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承认“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从日常生活出发,既是唯物史观创立的起点,也是发展的源泉。当然,所谓“还原”,并不意味着抛弃唯物史观对于日常生活的科学解释原则,而是使这种解释原则进一步具体化,使其既能解释社会的存在及发展,也能解释个人的生存及活动,从而还原生活世界多样化、个性化的本来面目。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内一位学者曾提出用“生产方法”解释社会,用“生活方法”解释个人。生活方法即“人们获得其生活资料的方法”,如一个工资劳动者,以赚取工资为取得生活资料的方法,这种维生的办法就是他的物质生活的基本性质,他所有的行为、思想都必然受这基本事实所决定。这可看做一种解释尝试。
6.关于生存矛盾。这里的生存不仅仅是谋生意义上的生存,而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类生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存矛盾。古代人从事的是以谋生为目的的必要劳动,这种劳动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从自然界那里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所以,古代人是以生命的生存为最高目标,人与自然界的矛盾是生存的主要矛盾。我们看中国古代大规模农民起义,光是封建统治者的暴政还不足以促其发生,只有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让人再也活不下去,农民已被逼到生命的最底线,才会爆发起义。到了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主要矛盾已由自然转向社会。随着自然世界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和越来越深刻的程度上转化为属人世界,人实际上已经生活在他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之中,而人类生存的主要矛盾,也转移到人同自己的活动及产物的矛盾关系上。人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生存”危机,而是怎样解决由人自己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性危机,“生存”危机的实质在于社会,人类的“麻烦”源于自己。例如近年作为热门话题讨论的“生态危机”,问题的实质不在自然界,也不在生产力、科学技术本身,而主要是由人类活动的社会原因造成的,是由人类自己不合理的乃至畸形、过度的消费造成的。所以,要解决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危机,首先要调 整好人类自身的观念和活动。
马克思正是从人类自身活动的矛盾出发来揭示人类的生存矛盾的,这集中体现在他对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之中。马克思虽然把劳动看做人类生存的基础,看做人类本质打开了的书,但同时也深刻分析了围绕劳动的异化而展开的人类生存的各种矛盾。从劳动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困,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从劳动过程看,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 动本来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异化劳动把劳动变成被迫的强制劳动,变成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过程。从人类的本质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劳动本来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是以两种尺度对自然界的全面的生产和改造,而异化劳动把人类的丰富的生活变成仅仅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从人际关系看,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异化。如果说劳动的成果不能归己所有,是因为有人占有了它们,如果说劳动是一种不由自主地活动,是由于这种劳动是替人服务、受别人支配的。马克思最后说,对于异化劳动的形成的研究,不能到外部,而只能从人、从社会本身寻找原因,“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由于人同自己的活动及产物的矛盾的实质是人对人的支配和统治,所以马克思更注重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而主要不是从生产、需要自身的角度去分析现代人类的生存矛盾。例如对“需要”的矛盾分析,马克思主要不是论证生产能否需要的矛盾,而是着眼于对需要的社会性的分析。他指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如果认为人们已经得到了过去得不到的物品就应当满足,那是很肤浅的看法。恩格斯也说:把历史看做一系列的阶级斗争,比起把历史单单归结为生存斗争的差异极少的阶段,就更有内容和更深刻得多了。我们应当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生存矛盾时 所持的立场和方法。
那么,如何看待分析当代人类的生存矛盾?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学者,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观察分析当今时代和当代社会的各种矛盾时,仍然继续沿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并把异化提升为总体化、本体化、中心化的哲学范畴。1923年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出版开了先驱,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次公开发表,更是引发了西方社会关于异化问题的经久不息的热烈讨论,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寻求解释现代社会矛盾的基本理论根据的渴望。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澄明及对人类生存的关怀,马尔库塞的总体异化思想,弗洛姆关于异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病态心理学的观点,都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发挥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他们的分析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异化、商品异化、理性异化等诸多内容,其特点是:把异化现象普遍化,看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性问题;淡化马克思分析异化问题时那种强烈的阶级色彩,分析异化的社会根源不仅仅限于阶级根源。从研究人类一般生存矛盾的角度看,我主张使用“物化”概念来揭示目前人类所处的商品时代的生存特点和矛盾。
7.关于生活意义。生活意义主要不是事实问题,而是价值问题,它主要不是回答人是怎样存在、怎样生活的,而是人为什么这样生活,这样生活有什么意义,即生活的目的性和价值性问题。生活意义的提出,是与人的生命特点相联系的。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由于生命意识与生命活动的区分,人才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审视对象,不断地追问生活的目的和价值,使人的生活不断地从原有状态跃升到新的层次。但怎样生活才有意义?哲学史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由于生活的意义是一个高尚的属于精神追求的问题,所以人们往往鄙视人的肉体存在和物质活动,而从人类的所谓高尚本性和精神需求出发去寻找意义,如人的理性、道德、信仰等。这样理解的生活意义固然高贵,却缺乏现实可靠的生活根据。而马克思仍然是从人类生活的世俗基础———劳动出发,去揭示生活的意义。虽然马克思对这个问题正面论述不多,他主要着眼于对劳动异化的批判,指明异化劳动怎样使人丧失生活的意义,但我们还是能从他的否定性论述中发现他究竟想肯定什 么。
按马克思的思想,劳动既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和体现生活意义的基本方式。生活意义虽然属于主体问题,但并不是纯粹主体自身的意识和判断问题,而是通过人与对象的关系体现出来,通过主体的对象化活动来证实。劳动正是这样的对象化活动。劳动把人的本质、力量、要求投射到对象上去,使自身对象化,对象属人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不仅得到生活资料的满足,同时也充分享受到生命活动的意义的体验。特别是劳动作为创造性活动,它不是简单地复制一个自我,也不是满足肉体的自我,而是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人总是有理想、有抱负的,要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会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意义。当他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通过许多人的共同劳动)实现了这个目标和理想,那就等于说他“实现了自我”,它也会因此享受到人生的最大满足和乐趣。对于这个道理,黑格尔曾打过一个比喻:“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里,以小孩扔石头比喻人的劳动,水圈是劳动的外化及自我复现,看水圈是对劳动成果的欣赏和体验。“就在这种自我复现中,把存在于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东西,为自己也为旁人,化为关照和认识的对象时,他就满足了上述那种心灵自由的需要。”由于黑格尔把劳动归结为精神活动,因此他所说的自我复现主要是意识的自我复现,即人在认识、精神上创造和占有对象。马克思则在新创立的“劳动”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 这个思想,指出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在意识中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己。而由于劳动的异化,劳动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本性失去了,劳动过程和结果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意义消失了,劳动仅仅成为人维持自身肉体生存的手段(对于资本家和富人来说,劳动也仅仅是满足肉体消费和占有财富的 手段),因此异化劳动必然导致生活意义的缺失。
在当今时代,怎样看待和研究人的生活意义问题?不可否认,当着“自由劳动”时代尚未来到之前,绝大多数人仍然处于不自主的、不同程度的异化劳动状态中,那么这种劳动有没有生活意义?如果有,是来自这种生活本身,还是来自这种生活之外的对“崇高”和“终极”的追求?在商品经济时代,社会生活走向世俗化,物质、金钱成为生活的主要追求和导向,那么人们的生活意义是怎样体现的?过去评价生活意义,“成就感”往往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有宏伟的志向,做出一番辉煌的事业,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被人认为生活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那么今天,随着人们的生活由理想转向现实,由崇高转向世俗,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描写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即芸芸众生,他们的生活意义是否也应成为关注的重点?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和思考,都有助于生活意义理论的推进。
8.哲学作为生活观,除涉及人类生活的根本问题外,还涉及认识和理解生活的方法。狄尔泰曾提出认识物的方法与认识人的方法的区别,认为“自然需要说明,历史需要理解。”过去的哲学基本上是用认识物的方法去认识人,如旧唯物主义从自然界出发解释人,用物的特性去解释人的特性。黑格尔虽然立足于人的理性,但他要解释的是整个世界,他解释世界的方法是科学世界观方法,并用它来解释人的社会、历史和精神。这种泛逻辑化的认识方法,并不足以解释人的活动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从劳动出发解释人,使用的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统一的实践的认识方式,这既是说明的方法,也是理解的方法。离开说明的理解,会使生活的历史无规律可循;而无理解的说明,又显示不出人的生活的特点。当初,马克思为了拨开唯物史观的迷雾,侧重于揭示人类生存的物质根据,甚至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但我们不能认为从物质生产出发解释人就是马克思研究人的方法的全部内容。劳动的“生活之根”是怎样长成繁茂的生活之树的,说明和理解怎样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方法,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关于认识人、认识人的生活、认识生活世界的方 法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是需要继续研究的。
本文关键词:哲学就是生活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4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