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

发布时间:2018-03-14 07:46

  本文选题:辩证法 切入点:颠倒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马克思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资本论》横跨一生的文本中,多次运用“颠倒”一词。但是对于“颠倒”本身又缺乏详尽的解释与说明。这就对我们理解马克思的著作产生了不小的困难。我们不禁要问,“颠倒”究竟是什么意思?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颠倒与哲学变革意义上的“颠倒”有何不同?“颠倒”又对马克思的哲学意味着什么?本文将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仅仅把“颠倒”做本意层面的分析,而不思考它的哲学意义,就无法探寻“颠倒”的实质,因为不管是“用头立地”还是“用脚立地”倒过来还是同一个人,那么,马克思辩证法便会陷入唯心主义僵局。只有层层剖析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才可以探析“颠倒”长期以来被遮蔽的哲学意义。本文主要从“颠倒”的过程入手,揭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颠倒”的实质。马克思虽然具备辩证思想,而对于“辩证法是什么”的梳理却没有像黑格尔一样形成体系。所以,对“颠倒”问题的研究不可能拘泥于他的任何一本著作。只有对马克思的著作进行系统的了解后,才可能达到对马克思的“颠倒”产生清晰认识的研究目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现了黑格尔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颠倒,并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复归,奠定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根基;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影响很大,但经历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后,马克思已经从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睡梦中清醒过来,认为辩证法不应是建立在一般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而应建立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之上;随着实践观点提出、对人与人交往关系的重视,马克思的历史观也逐渐成熟。历史再也不是抽象自然的历史,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马克思已经开始用辩证法解决经济领域的问题,并且发现了经济范畴与经济关系之间出现的颠倒;在后期《资本论》的写作中,马克思又明确提出他与黑格尔辩证法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需要把黑格尔辩证法“倒过来”。可见,“颠倒”问题,已经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辩证法发展的缩影。通过研究“颠倒”问题,不仅可以使我们对马克思使用“颠倒”一词的语境与逻辑认识的更为清晰,而且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辩证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Abstract]:Marx from the criticism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law to the text of "Capital" spanning a lifetime, The word "upside down" has been used many time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detailed explanation and explanation for "upside down" itself. This makes it difficult for us to understand Marx's works. We cannot help but ask, what is the meaning of "upside down"?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x's criticism of Hegel's reversal and the "reversal" in the meaning of philosophical change? What does "upside down" mean to Marx's philosophy? This paper will try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se problems. It is impossible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inversion" without thinking about its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whether it's a "head stand" or a "foot stand" or the same person, then, Only by analyzing Marx's inversion of Hegel's dialectics can we analyze 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inversion", which has been obscured for a long time. To reveal the essence of Marx's "inversion" of Hegel's dialectics. Although Marx had dialectical thoughts, he did not form a system like Hegel in combing "what is Dialectics". The study of the question of "inversion" cannot be confined to any of his works. Only after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Marx's works,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Marx's "inversion". Marx discovered Hegel's reversal of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citizen in his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law. Through the revers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ought and existence in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the materialistic foundation of dialectics is laid, and Marx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Feuerbach's intuitionistic materialism. But after the writing of Feuerbach's outline to German ideology, Marx had woken up from Feuerbach's dream of intuitive materialism and thought that dialectics should not be based on general materialism. I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at social existence determines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economic basis determines superstructure. Marx's view of history is also gradually maturing. History is no longer an abstract history of nature, but a process of human practice. In "Poverty in philosophy", Marx has begun to solve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field with dialectics. And found the inversion between economic category and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later writing of Capital, Marx also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he and Hegel dialectics have distinct nature- the need to "reverse" Hegel Dialectics. It has become the epit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t dialectics. By studying the problem of "reversal", we can not only mak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and logic of Marx's use of the word "upside down" clearer. And for us to grasp the dialectics of Marx h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0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改造[J];理论导刊;2000年08期

2 高杰,纪岩;试论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现实表现形态[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3 范传鸿;浅析恩格斯在《费论》中对黑格尔体系与方法的评论──学习《费论》的一点收获[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王国雄;论黑格尔哲学中的“现实”与“合理”[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刘君彬;试论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思想[J];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6 吴汉民;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与人类概念的发生[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02期

7 李炳君;试论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张汝伦;黑格尔和现代国家[J];读书;2001年10期

9 许斗斗;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及其价值趋向评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王海昌,王奎清;试论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一致性及其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汐朋;胡亚军;;马克思与黑格尔知性观之比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张大卫;;“时代的囚徒”——重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3 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4 陈一壮;;黑格尔、方以智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黄小洲;;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李鹏程;;论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善解;;论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演变——兼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涯倩;;试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项熹;黑格尔:一种最新的阐释[N];光明日报;2002年

2 严兆军;黑格尔的现代形象[N];文学报;2002年

3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的方法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本报记者 陈菁霞 整理;“中国时刻”背后的黑格尔式命题[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系 孙宁;从黑格尔式的外衣中解放出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南开大学哲学院 齐艳红;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历史主义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张世英(北京大学教授);勾画黑格尔的现代性形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于涛 赫尔辛基大学哲学系、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宗教不应成为国家的统治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朱志荣;黑格尔美学研究的典范[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郑忆石;黑格尔哲学之光折射近代俄罗斯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2 庄振华;黑格尔的历史观[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莹;黑格尔的个体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4年

5 丁三东;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D];武汉大学;2005年

6 徐晓庚;黑格尔关于造型艺术一般问题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章忠民;黑格尔的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2年

8 朱长兵;黑格尔真理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宗艳;黑格尔思辨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孙旭武;现实与逻辑——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妍;黑格尔“反思”思想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健;黑格尔的绝对与有神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泽天;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永;改革开放以来的黑格尔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5 王丹;论黑格尔的教育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孙武;历史性世界底人类本质[D];海南大学;2015年

7 雒飞;古典精神与现代意识[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朱嘉;《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D];黑龙江大学;2015年

9 祁靖贻;从自由理性到社会批判: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解读[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10 黄芳;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10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610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0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