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化论与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社会进化论 + 唯物史观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入思考和睿智决策。当前,要实现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必须认真总结和吸取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唯物史观在中国近代传入之初的各种历史经验。为此,有必要对中国近代社会进化论与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关系进行仔细梳理和深入探究,以便为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开拓思路。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土壤中得以快速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个有着必然内在逻辑的传播过程。唯物史观通过“二传手”传入中国之后,国内多种现存的文化对其产生过影响。其中,它与稍早一些从西方传入并被国人改造了的社会进化论的关系尤为密切。社会进化论突破中国“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社会认知理念,主张社会变革,强调个体自由,给国人思想中注入了生存竞争的意识。它的这些主张为同样强调社会革命的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做出了社会意识方面的铺垫,使得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观点能够在国人的思想意识中形成无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同时社会进化论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方式方法也能为唯物史观的传播提供方法论的借鉴。社会进化论与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社会进化论和唯物史观何以能先后进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视野,引发社会思想意识的革命,既源于它们自身的理论渊源,又源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内在追求的社会需要。从拉马克、达尔文到赫胥黎的生物进化论的一些重要观点对社会进化论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其中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唯物史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可见,通过生物进化论,社会进化论和唯物史观就具有了天然的联系。社会进化论借西学东渐之风传入中国,它所内含的“求变”品质满足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求变革社会发展动力的需要。正是社会进化论在中国知识界播撒社会求变的思想原种,使得主张社会变革的唯物史观得以受到中国知识界重视。而正是这种重视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从进化到变革,逐渐走出思想混沌状况。二、社会进化论为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提供社会意识方面的铺垫。第一,社会进化论为唯物史观社会改造理念在中国传播提供了社会心理前提。因为社会进化论重在用渐进改革的“求变”理念渗透社会心理,唯物史观关注社会革命的社会改造理念受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视,所以社会进化论的“求变”理念为唯物史观社会改造理念的传播起到铺垫作用。第二,社会进化论为群众史观在中国传播做了社会改造主体观方面的准备。因为社会进化论的社会改造主体观注重“个体自由”,群众史观的社会改造主体观强调人民群众主体觉醒,所以社会进化论抽象的个体自由观为群众史观的主体解放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思想资源。第三,社会进化论为唯物史观社会改造动力观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理论探索的背景。因为社会进化论的社会改造动力观关注生存竞争现象,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观强调动机背后的经济利益根源,所以社会进化论生存竞争观激活了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观在中国传播的利益机制。三、社会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方式方法对唯物史观传播具有方法论的借鉴作用。第一,社会进化论的印刷文本传播对唯物史观的传播具有参考价值:社会进化论印刷文本传播注重译介西方进化思想的名著,唯物史观印刷文本传播重在著书立说、撰写时文评论;“特采自身逻辑框架”的著书立说批判吸收了拿来主义译介方式的精髓。第二,社会进化论的人际传播对唯物史观传播具有启发作用:社会进化论人际传播倡导区域文化精英的师徒传播,唯物史观人际传播注重与民众大联合、工农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对社会进化论精英传播的扬弃。第三,社会进化论的组织传播对唯物史观的传播具有示范价值:社会进化论组织传播以学堂或学会、文化社团为传播媒介,唯物史观组织传播侧重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实践活动发展了学会宣传教育的传播功能。四、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渐在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上实现对社会进化论的超越。第一,唯物史观在研究内容方面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升华,从“道德互助”到实践论的进步,从生存竞争到阶级斗争的飞跃。第二,唯物史观在研究范式方面实现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研究目标对“救亡图存”目标的提升,“哲学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对相对单一哲学路径的拓展,“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历史辩证法对拿来主义的科学改造。第三,唯物史观在理论的社会功能方面实现了“历史是发展的”社会改造指导功能对“历史是进化而非循环”的功能重建,“批判现实”的社会批判功能对“批判传统儒学”的功能再造,“发动民众参加革命”的社会实践功能对“开启民智”的功能重构。五、近代社会进化论与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铺垫、借鉴和超越”关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唯物史观实现理论和传播方式方法的创新提供如下启示:第一,唯物史观实现理论创新需要把其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唯物史观实现理论创新需要批判性吸收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成果,关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第二,唯物史观理论传播的方式方法创新必须整合传统和现代有生命力的传播方式:做到印刷文本与网络传播相结合,实现大众传播和自媒体有机统一,把借助意见领袖个人主导传播和借助组织传播相协调。第三,实现研究内容、研究范式、社会功能的超越是发挥唯物史观理论作用的重要路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汉庆;;论阶级斗争学说对生存竞争观的超越及其意义——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历程为主线[J];长春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2 向汉庆;彭继红;;李达:从范式选择到阶级斗争的科学阐释[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年02期
3 张开林;;毛泽东:从“呼声革命”到阶级斗争[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年02期
4 蔡文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建党思想及其局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04期
5 王向清;;谭嗣同的“两三世说”历史进化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张胥;;阶级、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民族问题的基本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02期
7 马振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8 徐静;解仁美;;社会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的消极影响[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年03期
9 汪信砚;;中国哲学传统的三重变奏[J];学术月刊;2013年09期
10 张国荣;;从“天演”到“进化”——清末民初进化论观念的生成与传播[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建昌;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传播(1900-1908)[D];山东大学;2014年
2 穆允军;文化比较视域下“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钱星晨;自媒体传播视角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2 陈艳霞;康有为社会进化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李明华;时务学堂的创办及其对湖南高等教育近代转型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侯晓林;中国近代的进化论思潮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62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76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