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都塞解读马克思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探究
发布时间:2018-05-11 19:15
本文选题:结构主义 + 症候阅读 ; 参考:《吉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随着1945年的解放,巴黎取代了伦敦成为欧洲的知识抵抗中心,并在批判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复兴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是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著作。阿尔都塞在这两部代表作中,不仅从科学史的认识论角度提出了重构马克思哲学的概念,还提出了变革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结构主义方法论,合而称之为文本学的解释理论。对此,论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循序渐进地分析。第一章总结了结构主义的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简要陈述了阿尔都塞文本解释学产生的西方文论背景。结构主义发轫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兴起于俄国的形式主义文学,命名于捷克的布拉格学派,革命于法国的人文科学领域。当结构主义方法论最终在人类学领域确立时,便具备了整体性、共时性和批判性的基本特征,在为阿尔都塞阐释总问题、结构性因果关系等哲学概念提供方法论的同时,也促使其在批判精神的感召下引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法国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第二章回顾了阿尔都塞解读马克思的历史语境,简要陈述了阿尔都塞文本解释学产生的国内外环境。通过对教条主义的反思和对人道主义的批判,阿尔都塞努力涤除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和还原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侵蚀,破中有立地指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存在一个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认识论断裂,并在著作分期中将马克思哲学定性为“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进而形成了在理论上独树一帜的阿尔都塞学派,而且该学派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矛头转向了资产阶级文化。第三章概括了阿尔都塞文本解释学的阅读理论,这是阿尔都塞科学解读马克思的结构主义方法论前提。在阿尔都塞看来,任何由文字组成的文本都可以划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作为文字结构,可以通过直接阅读就能够理解语言间的逻辑关系,深层结构作为思维结构则需要通过征候阅读来理解理论间的结构关系。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观的方法论基础也因此得以阐明,即教条主义的错误根源在于人们无法摆脱阅读拜物教的束缚,而人道主义的错误根源则在于知识分子因接受资产阶级的教育而被意识形态蒙住了双眼,所以对于解读《资本论》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因素而不是理论因素。第四章分析了阿尔都塞文本解释学的认识理论,这是阿尔都塞科学解读马克思的结构主义方法论基石。阿尔都塞认为,基于文本表层结构的直接阅读只能产生虚幻认识,而基于深层结构的征候阅读才能产生科学认识。虽然海德格尔尝试过打破意识形态圆圈的封闭认识,但欧洲自近代以来形成的笛卡尔圆圈和目的论圆圈却使经验主义和还原主义的束缚根深蒂固,这是因为觉醒的主体(sujet)中蕴含了“自主/臣服”两个相互否定的语义。由于海德格尔在解构“看”的同时,式微的主体也日益被物化为先行存在的大写他者(Him);而为了批判人道主义这个主体论的哲学思想,阿尔都塞归隐了主体,从而使抽象的人回到社会结构中并成为具体的人,现实对象与认识对象、同时性与历时性、历史与逻辑也因此不再混淆,这就为科学认识的产生确立了前提。通过廓清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科学的边界,以复杂结构为基础剖析了理论实践,并提出认识论断裂、多元决定论和结构性因果关系,从而为科学认识的产生创设了条件。在认识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分析理论实践,阿尔都塞得出了区分三种“一般”的结论,即一般甲作为具体科学理论实践的原材料是最初的抽象,一般乙作为具体科学理论实践加工的产物和成果是思维的具体,一般丙作为一般乙对一般甲的加工结果是新的认识。这个新认识作为一种“再把握”(reprise)不仅产生了概念,而且这个概念还是指导和支配理论家思考的总问题,理论实践也因此具有作为真理标准的内在性质,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从此拥有了“理论实践”和“真理性标准”这两个标志。第五章指出了阿尔都塞文本解释学的理论创新,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阿尔都塞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科学解读马克思的理论成果。由于文本结构在功能上能够进行转换,阿尔都塞因此以“意识形态”的单复数区分为前提对其进行了场所转换,把复数形式的“意识形态”从单数形式与科学对立的范畴中剥离出来,从此成为没有历史的物质性存在。由于复数形式的意识形态在结构上与功能上都具有永恒性,个体也因其质询而成为复数形式意识形态的属民。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解答马克思哲学再生产悖论难题时,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发展的自然结果;作为阶级斗争最激烈的场所,即便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也不能随意地发号施令,所以在意识形态这个战场上,科学与哲学的赌注是理论实践,哲学赢得理论实践便为科学,否则就是意识形态;哲学与政治的赌注是主导权,由于这是现代社会的阶级斗争一种形式,所以必须对政治进行理论干预。总之,文本学的解释理论实际上就是经典著作的诠释方法论,阿尔都塞借鉴结构主义的范式,以文本双重结构为起点建构了双重阅读理论和双重认识理论,并在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解读马克思的过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由于这个概念的原创性,阿尔都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Abstract]:With the liberation of Marxism in 1945 , Paris has replaced London as the center of knowledge resistance in Europe , and has revived Marxist philosophy in the process of criticizing humanitarian Marxism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565.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波琳·约翰逊,肖建华;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夫生;“症候阅读”的“科学批评”如何可能?——兼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批评的一个理论悖谬[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刘大军;“断裂”中的“绵延”——对阿尔都塞“断裂说”的评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Z1期
4 黄继锋;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观评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丁立群;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一种文化哲学阐释[J];哲学动态;2003年03期
6 王雨辰;评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6期
7 黄应全,苏宗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于文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化研究”思潮[J];哲学研究;2002年06期
9 陈爱华;试析“症候阅读”的方法论视域[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10 唐正东;卢卡奇和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解读: 深刻性与肤浅性的并存[J];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08期
,本文编号:1875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87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