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董仲舒“德莫大于和”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25 20:53
【摘要】:"和"或者"致中和"是中国文化和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道德本位又是儒家思想的鲜明特点和基本精神,那么,"和"与"德"是什么关系?在儒学发展史上,董仲舒提出了"德莫大于和"的思想,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很好的探索和回答,即"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先于"德","德"生于"和",同时,"和"也是一种大德。德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是"和",即追求和谐的价值理想是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不仅是天道人道的根本,是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还是人的自我修养、心身和谐、养生长寿的根本,因而"和"是一种大德。从理论思维的角度看,这种思想塑造了中国人天人合德的思考方式,厘清了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关系,使"和"的价值观有"德"的行为观支撑,使道德建设和修养明确了"和"的价值目标,这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道德建设与建设和谐社会、协和万邦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启发。
[Abstract]:"harmony" or "harmony" is the core valu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onfucianism, and moral standard is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and basic spirit of Confucianism, so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mony" and "virtue"? I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Dong Zhongshu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Demo is greater than Peace", and gave a very good exploration and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that is, "harmony" is a kind of value before "virtue", "virtue" is born in "harmony", and "he" is also a kind of great virtue. The ultimate goal and foothold of morality is "harmony", that is, the goal of moral construction is to pursue harmonious value ideal. Harmony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humanity, the ideal state of social governance,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of self-cultivation, harmony of mind and body, and longevity. Therefore, "harmony" is a great virtu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oretical thinking, this kind of thought has shaped the way of thinking of Chinese people, clar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lues and morality, and made the values of "harmony" supported by the "moral" view of behavior. The value goal of "harmony" is clearly defined in moral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which provides valuable ideological resources and inspiration for us to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传统美德的继承创新与实现中国梦研究”(14AZD008)
【分类号】:B23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文华,姜华;贺麟的道德观片论[J];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2 刘兴邦;从道德本位到权利本位的转换——梁启超《新民说》审视[J];孔子研究;2003年04期

3 别祖云;市场经济的道德误读[J];江汉论坛;1999年10期

4 申来津;道德激励的发生机制及其权变分析[J];江汉论坛;2003年05期

5 申来津;道德激励的发生机制及其权变分析[J];东岳论丛;2003年05期

6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周昌龙;;知识、道德、经世:梁启超思想的深层结构[J];中国文化;2008年02期

8 崔哲;;中西方道德观之比较——从道德的起源谈起[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9 左建莉;;美育在青少年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罗明星;;论作为教育存在的道德——兼及德性缘于教育的反思[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元化;;关于文化问题的主客对话[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2 刘长林;班彦美;;五四时期杜亚泉与陈独秀道德观之比较[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构筑道德高地 建设道德之城[N];光明日报;201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肖群忠;以“情义”守护家庭[N];人民日报;2014年

3 余秉颐 刘良琼;权益本位与道德本位[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蔚刚;道德矢量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彦秋;五四道德革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欧阳凯捷;社会道德成本不平衡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于淑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主义道德的审视与构建[D];燕山大学;2008年

3 范晓光;道德话语的当代建构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军魁;现代道德的恰当定位[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想;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亚道德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陈玮;“五四”东西道德论战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7 管艳;梁启超公德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肖遥;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共生[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45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145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d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