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3A论文网: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

发布时间:2016-12-16 13:42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3A论文网:aaalw.com   张编辑QQ:1105665661

??学术月刊??2003.7.??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邹诗鹏

????内容提要??作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典范形式,马克思实践哲学启动并引

导着当代哲学存在论范式的历史性变革,其实质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

存在论,向根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性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论的转变。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存在论结构正是实践生存论。实践生存论应当看成是自

然、人、社会通过人的历史性的生存实践及社会化活动所展开的生存论统

一。实践生存论蕴含的理性的历史乐观主义以及对现代生存方式及文化转

型的建设性理解,与当代西方生存哲学的非理性的感性个体生存观以及虚

无主义的历史观,形成了一种批判性的和建设性的对话。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实践生存论??存在论变革??生存论转向

作者邹诗鹏,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

????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本体论)问题再次成为哲学界关注的焦点,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学术月刊??等一批刊物相继发表了一些重要论文??。其中很多学者认为,应当结合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以及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路向,从生存论存在论意义上揭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结构。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对这种路数提出非议,主要是认为这种路数把马克思实践哲学完全看成??参见吴晓明:??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学术研

究??2001年第10期;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现代哲学??2002年第1期;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张奎良:??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孙伯:??存在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衣俊卿:??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张曙光:??论??存在??的生存意蕴与辩证性质??,??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孙正聿:??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贺来:??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孙伯、刘怀玉:????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欧阳康、张明仓:??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等。

??

??学术月刊??2003.7.??

了生存主义哲学,把马克思本人海德格尔化了,忽视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生存主义哲学的??原则性区别??,属于对马克思哲学的??过度诠释??。在我看来,上述非议并没有构成对生存论研究路数的否定,而是有益于对问题本身的深入探讨。揭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有必要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变革,把马克思哲学确定和理解为实践哲学在当代的典型范式,进而结合马克思实践哲学对当代哲学存在论变革的重要意义,挖掘和构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进而建立马克思实践哲学与当代西方生存主义哲学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对话,拓展和彰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性。

所谓实践观,指的是马克思哲学超越传统哲学并内在地贯通于唯物史观的整个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学界近些年来对旧唯物主义以及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清理和批判,包括对知性思维方式的批判,都是敞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仍然还是属于实践观的思想启蒙,本身还不是、也不能代替实践哲学的理论建构。当人们明确意识到马克思实践哲学是要??破??除一切旧的思维方式以及理论形式时,仍然需要追问:马克思实践哲学究竟是靠什么??立??起来的?要深究这一问题,就必须深入到当代哲学的存在论变革中,并从这一存在论变革中内在地引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存在论结构。

当代哲学的存在论变革,笔者把它概括为从传统的、超验性的、实体性的抽象存在论,向根源于

??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性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论的转换,其实质是生存论转向。概括地说,作为当

代哲学的最深刻的变化,存在论变革或生存论转向反映了当代哲学在理论特质、理论表现形式、文化传统以及与一定的存在论样式相关联的生存方式上的根本变化。抽象存在论的理论特质是超验性,而生存论的特质是感性现实性;前者的理论表现形式是实体性的和知性化的,而后者则强调关系、过程以及基于生活世界的经验直观;前者根源于有神论(并且是一神论)的文化传统,强调的是神的超越性,而后者则具有明确的无神论旨向,强调的是人的超越性与人的生存的内涵丰富性;前者以自身否定的方式表现了人对自身受动性的生存处境的理论把握与驯服,而后者则表达了人试图超越物化的生存状态并实现人的自由的生存实践活动的理论自觉。可见,生存论转向不只是存在论论阈的转换,而是包含着文化传统、信仰形式、生存方式、时代精神等多重因素的历史性变革,并从整体上决定着哲学形态从抽象哲学到实践哲学的当代转型。

当马克思通过实践观变革提出哲学世界观的转变时,实质上已经历史性地蕴含了存在论变革或生存论转向。实践观变革直接带来了哲学世界观的变革,这就是从超验的宗教世界观和旧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世界观,彻底转向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从??彼岸世界的真理??,历史地转向??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从对对象世界的客体的、直观的和被动的解释,转变为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性的、合人性的因而是积极的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世界??,不再是撇开了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的外部世界或超验世界,而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置身于其间的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当然承认外部世界对于人及其思维活动的??优先地位??,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自然界当作是??真正的、人本学的??关于生存论转向,笔者近年来一直在清理和琢磨这一问题,并发表了一些文字。代表性的文章有:??生存论转向与21世纪哲

学发展??,??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生存论转向与当代生存哲学研究??,??求是学刊??2001年第5期;??生存论转向与当代哲学转型??,??哲学研究??2001年第12期;??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现代哲学??2002年第1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3页。

??

??学术月刊??2003.7.??

自然界????,以实现自然的属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不应当去追问在人生存之前的??人??与??自然??,那样的话,势必??把自然界和人的存在抽象掉??,??既然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亦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和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具有实践的、感性的、直观的性质,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亦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马克思甚至认为,作为已经完成对有神论的历史性否定的无神论,也不再有任何意义,因为新哲学的基础,正是??从作为存在物的人和自然界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感性意识开始的??。这里的??感性意识??并不是知性意义上的感觉,而是活生生的人的感性。马克思把感性直接看成是??感性活动??与??感性关系??,并由此与费尔巴哈的??二重性的直观??区分开来,并且把人的感性、欲望等等看成是??对本质(自然界)的真正存在论的肯定??。可以看出,马克思强调的正是生存论意义上的感性直观。这里,马克思虽然也使用了Ontology这一术语,但对它的理解却不再是其传统语义,而是生存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存在论问题不需要在Ontology上下工夫(这一点看来仍然是近年来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研究值得注意的)。事实上,只有在Ontology问题上下足工夫,我们才能深入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在何种程度上真正超越了西方哲学传统并与当代哲学融通。

马克思的实践观变革同时也体现为生存观的变革。传统哲学的那种通过肯定神的存在而否定人的生存意义的超验生存观,和在生物学层面形成的客体主义的生存观,两者所表现的正是一种臣服于受动的生存处境的消极被动的生存论态度。而马克思实践哲学所表达的,则是一种从受动型生存方式向主动型生存方式历史性转变的、积极主动的生存论态度。马克思要求把生存主体定位于现实的和历史活动中的人,并从有生命的个人、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活动以及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等相互交织的多重维度上阐释人的生存实践活动,进而把人的生存与一般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把生存看成是属人的意义范畴,把赋予神存在的超验性还原为人生存的超越性。正是通过这些努力,马克思揭示了人的生存的全面而丰富的内涵,进而实现了生存论的理论建构。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已不再是外在于人的抽象实体,而是表达人的个性丰富性与社会化本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感性活动,这是一种历史性的、流动性的??本体??。相应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存在论(本体论)也不再是抽象的实体存在论(本体论),而是对于人自身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生存实践活动的自我阐释及其理论建构。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把握和称谓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存在论(本体论),如实践本体论、社会本体论、社会历史存在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社会关系存在论、感性存在论(感性关系存在论、感性活动存在论)、社会生产存在论,交往实践本体论、生成本体论等等。但是,在马克思实践哲学超越抽象存在论这一共同旨向上,这些不同的称谓之间又是相通的。结合马克思的相关著述以及马克思实践哲学对当代哲学存在论变革的强势影响,笔者主张把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具有本体论承诺价值的理论结构称为实践生存论。

实践生存论是自然、人、社会通过人的历史性的生存实践及社会化活动所实现的、自为的生存论结构。在这一结构中,自然、人、社会不再以自在的实体形式存在:自然是活生生的自然,是社会化的人生存于其中的自然,马克思称之为??自然界的生活????;人不再是抽象的自我意识,而是以自身的全面发展与人类解放为旨归、并处于具体历史活动中的人;社会则是世界历史时代以及现代性条件下正在历史地生成的人类交往共同体。当代哲学存在论变革或生存论转向的目标,即感性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论,恰恰是实践生存论的理论内涵,这意味着马克思实践生存论对当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引导意义。也正是奠基于实践生存论之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及人的哲学才获得一个??????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1、84、84、103、121页。????

??

??学术月刊??2003.7.??

可靠的理论地基,并由此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哲学变革。

熟悉哲学史人的都知道,实践哲学并不是专属于马克思的,自泰勒士以来,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就有实践哲学传统。但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希腊哲学家并没有把实践看成是人的特有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区分为三种形式:Episteme(自然之知)、Techne(技术之知)、Phronesis(德性之知),并认为只有后一种知识,即用来处理公共事务和个人生活的实践智慧,才真正称得上实践。这意味着实践哲学是属于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属于人文学科的人本主义传统。这是西方实践哲学的主流传统。由此可见,实践被用来指称人的社会化以及道德践履活动由来已久。近代哲学的确存在着按照技术生产的逻辑改造实践、进而把实践泛化为指向于对象自然的外在活动的倾向,其结果是实践被框定于认识论范畴,从而失去了其实践智慧的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要求将自然与自由严格区分开来,把自然看成是人的理论哲学的领域,把自由看成是人的实践哲学的领域??。康德的实践哲学虽然蕴涵着生存论,但由于把自然以及人对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排除于实践领域之外,因而这种生存论蕴涵仍然是基于某种超验存在的、内在而纯粹的规定性。康德实际上是强化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实践哲学的主流传统,与此同时也深刻地暴露出传统实践哲学在理论根源上对生存论的疏离。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只是一般地继承了实践哲学的人本主义传统,而且要求在无神论的意义上贯彻实践哲学的彻底的人本主义。但这种彻底的人本主义并不是与自然主义的割裂,而是恰恰相反,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这种统一,显然不是实体概念上的抽象同一,而是生存论的统一。在马克思那里,并不存在康德那种面对自然的理论哲学与面对自由的实践哲学的绝然区分,也就是说,人对于外部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与人自身的道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关联在一起的。康德区分自然与自由(包括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以及知性与信仰的区分)靠的是人的理性能力,而马克思则通过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揭示出这种区分实际上是宗教神学的理论预设,而当基督教神学把人对于外部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撇开在外的同时,也意味着撇开了人对于外部世界的改造活动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在马克思看来,人对于外部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活动恰恰是人的一切生活活动的前提,马克思并不是要回到把实践理解为外在的对象化活动的近代认识论哲学,而是把实践看成是面对自我、自然界、社会和历史的总体性的生存活动。在这个意义上,人对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内在的历史展开过程,在此,自然史则被看成是人类史的内在环节。如果说西方实践哲学的人本主义传统本质上仍然是神本主义,马克思则要通过彻底的无神论,使实践哲学真正人本主义化。基督教神学虽然以一种外在超越的方式表达了人性关怀,但这恰恰是以离弃并舍弃人的生存为前提的。马克思重视的并不是称谓上的人本主义,而是在实践上是否体现为人本主义,而这种实践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恰恰是从实践的历史的生存论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不在无神论的、彻底的人本主义意义上建构生存论,就不可能真正进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一些反对从生存论层面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由于直接蕴含着??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5页。

??

笔耕文化传播(http://www.bigengculture.com)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专业文献、资格考试、应用文书、办公文档、教程攻略、经管营销、IT计算机以及3A论文网: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15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2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