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1 12:14
【摘要】:新教解经学→施莱尔马赫一般诠释学→狄尔泰体验诠释学→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伽达默尔的语言诠释学:这是史家描述的主流解释学的历史进程,且主要发生在德国。1960年代以后,诠释学逐渐国际化,并加速分化为不同向度的哲学格局。要理解现代以来纷繁复杂的诠释学发展情况,尼采是一个极佳的样本,他的诠释学思想荟萃了后世各种解释学思想的萌芽。作为后现代哲学的鼻祖,尼采被谈及最少的可能就是诠释学了。部分原因是因为诠释学有其主流谱系,学界对于种种新锐的哲学诠释学、解构论的诠释学和新实用主义诠释学还存在着争议,还有一定数量的学者认为这些解释学只是诠释学发展转向的一些现象,不足以成为一个诠释学的种类。这并当然决不意味尼采的诠释学思想及其影响不成立,相反,尼采的诠释学思想随着诠释学的发展愈加鲜明了起来。目前,学界对于尼采诠释学思想的关注还很不够,研究成果寥寥,亟需深入研究和开掘,以凸显尼采的诠释学之思及其思想之丰富的可能性。本文意在深入挖掘、彰显尼采的诠释学思想,将之放于整个西方诠释学发展史中,并结合尼采风格强烈的思想内容加以考察,给尼采诠释学思想一个客观如实的定位。此前尼采的诠释学研究总是围绕着哲学或生命这样比较笼统的中心,没有获得一个能够概括其基本思想特征的称谓。本文以尼采诠释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为据,概括其为“虚无主义诠释学”。“虚无主义”既是贯穿尼采终生思考的主题,也是其思想所采取的批判方式及最终归宿。基于此,本文分四章来论述尼采的“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第一章主要从形而上学的“上帝之死”揭示虚无主义与诠释学的关系,交待以“虚无主义”作为尼采诠释学思想之核心的合理性所在。尼采在思想史上留下的最深刻也是最具影响的命题就是“上帝死了”。“上帝死了”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华,就中可以窥测到尼采所发现的欧洲当时最深层的危机——虚无主义。尼采身为虚无主义的化身与虚无主义的终结者,在对欧洲虚无主义历史运动的真切体验中,将虚无主义这一现象诊断为“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他提出的解决路径是将虚无主义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然后以积极的虚无主义克服虚无主义的消极颓败的倾向。这种“积极的虚无主义”“允许”了有利于生命的新的世界解释,告诫人们必须通过解释来创造世界,因此成为尼采的诠释学之光。第二章论述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的方法论基础。透视主义是尼采有诸神而没有上帝的“神正论”所凭依的强大武器,是其诠释学思想的标志。透视主义表现了尼采思想的强烈个性,容纳了“没有真理,只有解释”“没有事实,只有解释”以及价值重估等诠释学思想。通过对透视主义的分析,可以展现出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多元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以及对于生命的深度关怀、对生存的深切反思。第三章系统整理了尼采的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使尼采的思想碎片在“积极的虚无主义”中得到重新聚合并获得新生。首先,“重估一切价值”为解释谋取权力开辟了道路,尼采围绕宗教、道德、哲学对传统中僵死异化的价值进行了拷问,通过衡量、评估并征服了那些旧有概念与价值从而实现了真正的批判。其次,“历史的用途”扩大了传统文本的范围,展示了文本与历史的关系在尼采思想中的不同寻常,使传统的作家创作文本拓展到社会、历史乃至生命,而文本内涵的扩大正是哲学诠释学得以产生的机杼之一。最后就尼采关于解释、说明、理解的区分、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以及“透视”“视角”“视界”“外观”“先见”“文本”这样的概念作展开论述,肯定其思想具备了诠释学思想所必备内容与要素。第四章论述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影响,使尼采的诠释学思想作为工具的“有”之维到虚无主义作为生命境界的“无”之维得到清晰的展现。此处的“有”、“无”即功利性的“有用”与“无用”之大用。首先,说明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历程和思想特征;其次,肯定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对哲学史、诠释学史产生的重要影响;最后,展现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的内存进路:虚无主义(摧毁形而上学)→透视主义(颠覆认识论)→价值重估(判定价值)→多元解释(创造价值)→“人的自然化”(克服虚无主义),最终揭出尼采虚无主义诠释学思想的最终旨归就是将西方对虚无的探查从“存在之有”转换到“真正的无”。本文将在研究尼采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通过整理尼采在诠释学方面表达过的观点,挖掘其诠释学思想的内在统一性,来达成如下三层目的:(1)确定尼采诠释学思想的存在以及其与虚无主义的缠绕;(2)明确尼采对诠释学思想发展的影响,确定其在诠释学史中的一席之地;(3)使尼采思想所蕴藏的人类精神所共通的对生命真相的深切思索,在诠释学这个向度上得到更圆融的展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516.47
本文编号:226415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51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浩;;弱者的民主制还是强者的等级制——政治哲学中的尼采与虚无主义问题[J];现代哲学;2015年05期
2 周书俊;;尼采:强力的虚无主义与自然的永恒复返[J];东岳论丛;2015年04期
3 刘森林;;面向现实的无能:尼采论虚无主义的根源[J];学术月刊;2014年12期
4 段建军;彭智;;尼采的透视主义方法论[J];学术研究;2014年08期
5 邓先珍;;论尼采与马克思对虚无主义克服的起点与归宿[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6 雷文学;;尼采哲学中的虚无主义概念[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刘森林;;“虚无主义:马克思与尼采”专题[J];现代哲学;2014年02期
8 连杰;;“虚无主义:尼采与马克思”会议简报[J];现代哲学;2014年01期
9 陈祺;;超越形而上学——尼采透视论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宋海勇;;真理与谎言之辨——理解尼采哲学的新起点[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智;透视主义:尼采哲学的方法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64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26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