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帝国主义”理论与革命的辩证法——列宁哲学方法论中的黑格尔环节

发布时间:2019-01-13 20:32
【摘要】:辩证法环节构成了列宁帝国主义以及革命主体理论的新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革命的辩证法的确立,意味着列宁对于一般唯物主义反映论或物质本体论的实质性超越;对"向对立面转化"这一基本原则的贯彻,使列宁在资本主义全球化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道路等问题上同当时的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区别开来。本文通过对列宁1914~1915年研读黑格尔《逻辑学》的历史背景以及思想进路的呈现与分析,力图在研究列宁哲学思想的非连续性进程以及哲学方法论自主性建构的基础上,澄清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环节对1914年之后列宁的哲学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决定性影响,尤其是为其帝国主义、民族自决权以及国家与革命等重要理论所提供的哲学方法论支撑;同时,基于垄断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历史境遇与俄国革命的独特现实,寻求并阐释列宁哲学思想与政治实践的内在关联。
[Abstract]:The dialectical link constitutes the new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foundation of Lenin imperialism and the theory of revolutionary subj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revolutionary dialectics based on practical activities. It means Lenin's substantive transcendence to the general materialist theory of reflection or material ontolog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ransforming to opposites" distinguishes Lenin from some Marxists of the time on the issues of capitalist globalization and the realistic road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Through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Hegel's Logic from 1914 to 1915 and the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hought path,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discontinuity process of Lenin'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the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Clarify the decisive influence of Hegel's dialectics on Lenin's philosophical theory and political practice after 1914, especially the support of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for his important theories of imperialism,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state and revolution.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of monopoly capitalism globalization and the unique realit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this paper seeks and explains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Lenin'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politic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1世纪俄罗斯社会主义复兴运动研究”(14YJC7100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2;B516.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改造[J];理论导刊;2000年08期

2 高杰,纪岩;试论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现实表现形态[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3 范传鸿;浅析恩格斯在《费论》中对黑格尔体系与方法的评论──学习《费论》的一点收获[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王国雄;论黑格尔哲学中的“现实”与“合理”[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刘君彬;试论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思想[J];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6 吴汉民;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与人类概念的发生[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02期

7 李炳君;试论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张汝伦;黑格尔和现代国家[J];读书;2001年10期

9 许斗斗;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及其价值趋向评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王海昌,王奎清;试论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一致性及其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汐朋;胡亚军;;马克思与黑格尔知性观之比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张大卫;;“时代的囚徒”——重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3 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4 陈一壮;;黑格尔、方以智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黄小洲;;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7 李鹏程;;论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杨善解;;论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演变——兼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9 谭浩;;《理性与革命》——读后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燕宏远;;“Dasein”的多义和歧用之新探[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兆军;黑格尔的现代形象[N];文学报;2002年

2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的方法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本报记者 陈菁霞 整理;“中国时刻”背后的黑格尔式命题[N];中华读书报;2013年

4 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系 孙宁;从黑格尔式的外衣中解放出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南开大学哲学院 齐艳红;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历史主义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朱志荣;黑格尔美学研究的典范[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郑忆石;黑格尔哲学之光折射近代俄罗斯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杨云飞;对黑格尔历史观的重构与评判[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范军;一部严谨、权威的黑格尔哲学译本[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明海英;《耶拿逻辑》中文首译本首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振华;黑格尔的历史观[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李莹;黑格尔的个体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4年

4 丁三东;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D];武汉大学;2005年

5 章忠民;黑格尔的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2年

6 朱长兵;黑格尔真理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宗艳;黑格尔思辨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孙旭武;现实与逻辑——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9 姜佑福;论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念”的基本差别[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王英;辩证法的具体性[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妍;黑格尔“反思”思想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健;黑格尔的绝对与有神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泽天;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永;改革开放以来的黑格尔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5 孙武;历史性世界底人类本质[D];海南大学;2015年

6 雒飞;古典精神与现代意识[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邬亦琦;科耶夫主奴辩证法及其历史局限性[D];南京大学;2016年

8 陈宇娥;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国家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乐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姚龙华;黑格尔哲学中“承认问题”的双重维度[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08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408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9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