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
[Abstract]:Deeply influenced by Marxist philosophy, Hou Wailu consciously set up the goal of using Marxist philosophy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macroscopic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e concretely analyz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existence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in each period, and finally made the philosophical research achieve the concrete historical unity. In addition, on the basis of objective historical materials, he insisted 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blazing new trails in academic style, and adhered to the research attitude of dialectical research. Striving to discover the fine tradition of the struggle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 against "heresy" and philosophers who are full of fighting spirit, and striving to be more complete. This paper objectively sums up the coincidence between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Marxist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discuss Hou Wailu's Marxist philosophy from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ons;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Hou Wailu's revelation and emphasis on materialist philosophers and their materialistic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ersistent struggle of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 the author criticizes idealism firmly; the third part studies the viewpoint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Hou Wailu carried forward the materialistic tradi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e struggle against idealism leads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Hou Wailu proves the gener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ought by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ical thoughts. The fourth part mainly reveals Hou Wailu's interpretation and attention to Mao Zedong's Theory of practic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embodi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ctual viewpoint in the debat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ctice and cognition of materialism epistemology. The fifth part summarizes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hought of Datong and communism in class struggle, and the sixth part summarizes the contribution of Hou Wailu's Marxist thought value and its academic enlightenment.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光华;试论侯外庐与章太炎的先秦学术史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2 侯均初;我的父亲侯外庐[J];沧桑;2002年02期
3 刘宝才;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化[J];中国史研究;2003年02期
4 张岂之;侯外庐先生论学书[J];史学史研究;1994年04期
5 龚杰;侯外庐思想史学与精神文明建设[J];中国史研究;1994年01期
6 王兴国;侯外庐先生对船山学的贡献[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苗彦恺;由“实体自由”引发的一点认识——读侯外庐的“评黑格尔论老子”[J];华夏文化;2004年04期
8 厉新玉;;郭沫若为史学家侯外庐写对联[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6年03期
9 何蜀;高明的导师[J];红岩春秋;1996年06期
10 王记录;一般的历史与特殊的历史──—论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的历史地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沫若;;致侯外庐(二函)[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2 刘茂林;;抗战时期郭沫若对中国历史学的苦心经营[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3 韩强;;颜元李Xh思想研究综述[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4 温公颐;;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5 李学勤;;王毓铨先生与钱币学[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6 朱学文;;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一页[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7 刘重日;;五十年风雨春秋[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8 孙淼;;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奠基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9 温公颐;;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10 冯佐哲;;徐霞客与东林学派[A];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钟锋;侯外庐 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卢钟锋;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侯且岸;侯外庐为什么具有非同一般的学术个性[N];北京日报;2003年
4 历史研究所;探询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张岂之;侯外庐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傅小凡;侯外庐与《宋明理学史》[N];光明日报;2008年
7 卢钟锋;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中国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卢钟锋;循循善诱重在引导[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李学勤;侯外庐与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张海晏;从《中国思想通史》到《宋明理学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王强;老子与先秦思想[D];西北大学;2009年
3 王宝峰;儒教社会中的独行者:李贽儒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5 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陈荣庆;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D];西北大学;2007年
7 彭战果;方以智儒、佛、道三教会通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盖志芳;《历史研究》(1954-1966)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永志;侯外庐土地国有论及其思想史意义[D];西北大学;2011年
2 刘程程;侯外庐清代学人研究的再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蜜;侯外庐的章太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时亮;侯外庐与《中国古代社会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于婷婷;侯外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6 王军福;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徐言辉;中国思想史:在社会历史与逻辑之间[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孟庆荷;侯外庐对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9 周伟虎;墨学命运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高春霞;赵纪彬先秦逻辑思想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28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42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