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触觉与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2019-02-28 15:49
【摘要】:如果说传统西方哲学是以精神化的"视觉"为其中心的话,那么,一种身体性的"触觉"则为传统中国哲学所独钟。这一点,表现为中国古人的以"伸"训"身"的身道,则使向外界的"开放的触"得以成立;表现为中国古人的时空乃为一种"寒暑相推"的时空,而与西人那种祛气候化的时空迥然异趣;表现为中国古人的伦理指向了一种"温度伦理",而与西人那种没有体温的伦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为中国古人的"感应"主义之所以可以超越因果律,在于其根植在触觉的"双重感觉"的交互性里;表现为中国古人的"爱"即一种"疼爱"之爱,则为爱提供了其感觉的依据;表现为中国古代的艺术或是中国古代的工夫,其都无一例外地使触觉把握活动居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所有这一切都必然意味着,中国哲学的觉振离不开对中国古代"触觉主义"的重新揭示和提撕。它既是中国哲学理论复兴所循的应有之义,也与人类哲学的"触觉转向"的新时代精神秘响旁通并深深地相契。
[Abstract]:If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y is centered on the spiritualized "vision", then a kind of physical "tactile"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This point is expresse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way of "extending" to train "body", so that the "open touch" to the outside world can be established; The space-time of Chinese ancients is a kind of space-time that "cold and heat push together", and 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time-space of dispelling climate from the western people. The ethics of the Chinese ancients pointed to a kind of "temperature ethics", which was in sharp contrast with the ethics of the western people, which had no body temperature. The reason why the "sensing" doctrin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an transcend the law of cause and effect lies in its roots in the interactive nature of the "double sense" of tactile. The "love" of the Chinese ancients, that is, a kind of "loving" love,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feeling of love; Both the art of ancient China and the time of ancient China have a very important place for tactile grasp. All this necessarily means that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philosoph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re-revelation and tear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actility". It is not only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revival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eory, but also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new era spirit of "tactile turn" of human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身体哲学视域中的中西体育思想比较研究”(15BTY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红;世纪之交中国哲学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京举办[J];哲学动态;2000年01期

2 三浦国雄;五十年来日本的中国哲学·思想研究[J];哲学动态;2000年01期

3 李红;分析哲学之于中国哲学的意义——全国第二届“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研讨会综述[J];哲学研究;2000年11期

4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点易学方向招生有关事宜[J];周易研究;2000年03期

5 赵剑英;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J];学海;2000年02期

6 安希孟;“冷点问题探索”与“中国哲学世纪”[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03期

7 韩进军;解读中国哲学的网上纽结——读《中国哲学范畴通论》[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4期

8 李铁映;致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05期

9 任继愈;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J];中国哲学史;2001年01期

10 李存山,魏长宝;濯旧来新道问学——评《中国哲学范畴通论》[J];学术界;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桂钿;;研究中国哲学必须研究社会现实[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2 王兴国;;从中国哲学的实践特性看其当代价值[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锡蓉;;对“哲学”另一取向的追问——兼及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安乐哲;张燕华;;差异比较与沟通理解——当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倾向及障碍[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5 戴卡琳;;“中国哲学”:‘正名'还是‘姓氏'?[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6 许苏民;;明清之际中国哲学的突破[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黎文;;中国哲学在海外(一)[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8 贡华南;;论象[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魏长宝;;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焦虑[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苟小泉;;再论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长宝;“重写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创新”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洪修平 白欲晓;在借鉴中深化对中国哲学的认识[N];光明日报;2002年

3 梁枢邋柳霞;西方语境里的中国哲学(上)[N];光明日报;2007年

4 梁枢邋柳霞;西方语境里的中国哲学(下)[N];光明日报;2007年

5 南开大学哲学系 李翔海;30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N];光明日报;2009年

6 毛志辉 书评人;挑战学界关于中国哲学起源主流观点[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余之;新中国哲学的轨迹[N];光明日报;2000年

8 王晓朝 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从哲学的希腊性看中国哲学的合法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成中英 Cheng Chungying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 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创始人及总编 张小溪 采访整理;在英语世界呈现中国哲学的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 李景林;话语霸权与中国哲学的民族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淑敏;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东鹏;中国哲学与围棋之道[D];山东大学;2012年

3 耿开君;中国文化的“外在超越”之路[D];南开大学;1996年

4 金丽;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大众实践[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硕;《周易程氏传》的“感应”思想[D];山东大学;2015年

2 徐风;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吉钰佩;现代中国哲学构建的语言学反思[D];湘潭大学;2012年

4 张力澎;试论“中国哲学的史”与“在中国的哲学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支江;冯友兰、牟宗三的中国哲学观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毛国民;论孟旦对中国哲学中人之概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苏晓冰;梦与觉:中国哲学的视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樊中泳;张东荪论中国哲学:知识社会学的进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姚毅敏;道观照下的人格进路之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08年

10 李利欣;张子所造之道[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1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431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