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彭述之国民革命思想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陈独秀与彭述之国民革命思想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的伟大篇章,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作为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人,陈独秀和彭述之经历和见证了革命发展的跌宕起伏。身处在浩浩荡荡的国民革命大潮之中,无论是陈独秀还是彭述之无不满怀救国救民的壮志雄心,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国民革命思想,力图认清革命本质,从而找到中国革命走向最终胜利的道路。陈独秀、彭述之在大革命失败后被批判为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第一号和第二号人物,彭述之被蔡和森、瞿秋白等党的领导人称为陈独秀的追随者和得力助手,两人的国民革命思想确实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陈独秀、彭述之两人在早期革命经历、接受的思想理论以及在党内的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两人的国民革命思想在一些基本观点上还存在着一些差异,各自有着鲜明的特色,如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彭述之的无产阶级“天然领导权”等。总的来说,陈、彭两人的国民革命思想都有着各自产生和发展的进程,有着各自完整的理论体系,关于革命性质、革命领导阶级及革命具体策略等重要问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如关于革命领导阶级这一问题,陈独秀一开始就认为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但彭述之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其对无产阶级的支持,认为无产阶级必然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可见两人在这个问题上有明显的区别。其实,从陈独秀和彭述之的国民革命基本思想、国民革命基本策略、国民革命思想形成因素及国民革命思想影响来看,结合党内领导人对陈、彭国民革命思想的分析和评判、共产国际相关决议和指示以及相关史实等,可以看出两人在一系列关乎革命发展、走向等基本问题上的异同。因此,文章的论述正是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比较。具体而言,国民革命基本思想的比较主要集中于国民革命的性质和任务、革命的领导阶级等方面;国民革命基本策略的比较包括革命联合战线、无产阶级领导权、革命步骤及农民同盟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论述陈、彭两人在这四个问题上的异同;国民革命思想形成因素的比较是对共产国际方面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制度影响及个人革命经历影响这三个因素的比较,这三个因素对于陈、彭两人国民革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国民革命思想影响主要论述两人思想所产生的消极和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客观的指出他们关于国民革命的一些错误思想,源于当时中国革命的复杂形势、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代表的错误指导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存在的不成熟等。从思想架构、革命基本策略、形成因素及影响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见陈独秀、彭述之国民革命思想之间最本质的差异及其影响,阐明导致二人国民革命思想存在重大错误的客观原因,从而为正确认识和评价陈独秀和彭述之的国民革命思想。此外,陈独秀、彭述之二人同为中国革命史中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同为国民革命时期十分复杂的中共领导人,客观的分析和认识他们的国民革命思想有助于全面认识二人在国民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实际影响。
【关键词】:陈独秀 彭述之 国民革命思想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6
- 一、选题意义9-10
- 二、前人研究现状及不足10-14
- (一)陈独秀思想研究现状10-11
- (二)彭述之思想研究现状11-12
- (三)陈独秀和彭述之的国民革命思想比较研究12-14
- 三、研究思路14-16
- 第一章 陈独秀与彭述之国民革命思想内容的比较16-36
- 一、关于国民革命基本问题比较16-26
- 1、国民革命的性质与任务16-19
- 2、国民革命的力量对比19-21
- 3、国民革命前途和进程21-26
- 二、关于国民革命运动策略比较26-36
- 1、建立革命联合战线26-29
- 2、无产阶级领导权29-33
- 3、革命步骤33
- 4、农民同盟军33-36
- 第二章 陈独秀与彭述之国民革命思想形成因素之比较36-41
- 一、共产国际方面的影响36-38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制度的影响38-39
- 三、个人革命经历影响39-41
- 第三章 陈独秀与彭述之国民革命思想影响之比较41-45
- 一、对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作用41-43
- 二、对国民革命运动的负面影响43-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兰;恽代英的国民革命观[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曲延春;国民革命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姚曙光;国民革命思想新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4 黄振位;“国民革命”的提出与中共“三大”的召开[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5 陈红民,魏兵兵;国民革命期间中共之宣传策略初探——以1923—1925年之《向导》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6 刘平;;塑造“国民”与“国民革命”——评费约翰《唤醒中国》[J];近代史研究;2006年01期
7 李翔;;“国民革命”概念演变考论——以1897-1927年为中心[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8 李翔;;1897~1927年“国民革命”概念演变考释[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刘扬雄;李德芳;;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口号宣传的特点及启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余炎光;孙中山和国民革命[J];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政虎;;杨善集国民革命思想之剖析[A];旗帜飘扬——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人物研究论文选[C];2010年
2 蒋永敬;;孙中山革命希望的新纪元——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3 友兰;;瞿秋白论国民革命之失败原因[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4 江红;;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纪念馆开馆[A];纪念李先念诞辰95周年暨视察沙洋农场5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晓峰;;飞南地致孙逸仙的一封信[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志强;;郭沫若在北伐前夜[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胡键 通讯员 沈宣;广东一跃成为全国国民革命中心[N];南方日报;2006年
2 黄道炫;谁该为大革命失败负责?[N];东方早报;2013年
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许昌学院法政学院教授 高心湛;回眸中国现代史上的“赤”、“白”分野[N];北京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晓飞;国民党的民众动员政策及其转变(1924-1927)[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延春;国民革命的社会现代化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岳梅;彭述之与瞿秋白国民革命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3 梅甜;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4 沈凡;《广东青年》的革命宣传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5 余懿;解放与塑造:国民党的“三八”妇女节纪念(1924-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玺博;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7 杨婷;陈独秀与彭述之国民革命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8 刘扬雄;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口号宣传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9 苗山根;试论大革命失败后施复亮的国民革命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红岩;国民革命与中国的政治发展[D];扬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陈独秀与彭述之国民革命思想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