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黑格尔论良知和伪善

发布时间:2020-02-01 13:51
【摘要】:良知学说在欧洲哲学史一直传承不断,几乎所有重要哲学家都对这一概念进行过深入探讨。如苏格拉底、奥古斯丁、阿奎那和康德等人都曾提出过各具特色的良知学说,黑格尔正是在充分吸收了这些哲学先贤的基础上,才提出了别具特色的良知学说。黑格尔良知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不仅把良知看做是单纯主观性的东西,还认为它具有合理的现实性与客观性。良知的形成不仅是善的普遍性到自我主观性的过渡,更是个体自在的主观性向普遍性的过渡。这两个过渡体现了绝对精神在主观精神领域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同时,良知作为自我意识觉醒之后的产物,也是人类走向真正自由的必经途径。同样,伪善也是古往今来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一种以善的面貌出现实际行恶的行为,一种以善意取代善行的社会现象。伪善作为社会现实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亦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良知学说中探讨的重要问题。善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具备德行的绝对体现,具备德行的人无不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寻找善,也在自我良知的基础上努力践行善。伪善是基于善的概念所产生的,与良知具有天然的联系。伪善是一种虚假的善,它空有善的外衣,却行着不善的事实。这种精神之恶,通过颠倒善恶自身的价值标准,在假善行恶的过程中践踏善的价值。伪善常常忽视伦理实体的客观法则,它往往从自身的主观任意出发行事,结果造成普遍善的流失,并导致虚无主义的产生。在黑格尔哲学中,良知作为一种直接确定了的精神,以自己独特的特点消除了道德世界中的对立。但是由于良知出于维护自己纯洁性而害怕行动使它成为了静观的优美灵魂,这种知行分裂的优美灵魂直接导致了伪善。文章的主旨不在于揭示分析良知伪善在当今社会现象中的存在类型及影响,而在于在黑格尔良知学说的背景下、从概念的逻辑演变这一角度分析伪善产生的原因及特征。在这个意义上看,文章对伪善的探讨首先不是伦理学意义上的。黑格尔将伪善视为精神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展示了伪善作为精神发展内在矛盾的一个环节,旨在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伪善概念的种种内涵。他重点关注的是伪善概念的逻辑发展,而不仅仅是对社会现象做出评判与批评。文章力图细致展示黑格尔伪善概念的逻辑进展,并揭示出伪善的内涵与特征。在哲学上,伪善和自欺是两个相同类型的概念,结合黑格尔和萨特对此相关论述,揭示出伪善和自欺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展示伪善的内涵与特征。只有在哲学上研究伪善概念,才能积极有效的指导现实生活,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516.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倪新兵;;伦理精神运动中的良心与伪善[J];东岳论丛;2012年05期

2 吴宁宁;;黑格尔的“良心观”探析[J];前沿;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2575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75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