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诚”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244.6;B82-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言;武宗华;;胡绳旧藏三种[J];收藏家;2011年07期
2 刘玉敏;;即本体即工夫:张九成对《中庸》的解读——兼与郑熊先生商榷[J];中州学刊;2011年05期
3 曾振宇;张文科;;以理论孝:儒家孝道正当性的哲学辩护[J];管子学刊;2011年02期
4 陆敏珍;;洛学传人与洛学学派的建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志宏;徐建勇;;论胡安国《春秋传》对于义利之辨的理学诠释[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6 杨佳;;浅析朱熹《大学章句》[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李星;;杨时的“为道之方”刍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8 何兆泉;胡晓静;;张h;《孟子说》及其思想探析[J];求索;2011年06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玲莉;;象山诚学的心学旨趣[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张胜;;恪守诚信与社会发展[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3 高杰华;;让我们用诚信共筑放心消费环境[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4 李进年;;浅谈老子关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诚实原则[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5 汪荣有;;中国古代交换伦理观[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吴传祥;周悦梅;;诚信维权[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7 吴明俭;;会计诚信与会计信息质量[A];2003年烟草会计学论文选[C];2003年
8 徐雅芬;;关于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梁杰;;叶圣陶先生谈学生学习的驱动力[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闵建颖;倪黎冬;沈翔慧;;医院精神塑造与诚信体系建设[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涂俊飞 罗红卫 徐向华;二程镇激活存量点土成“金”[N];黄冈日报;2010年
2 高志国;商品房诚信基金“诚”在哪里?[N];经理日报;2004年
3 肖巍;道德的真谛在于“诚”[N];学习时报;2009年
4 通讯员 罗红卫 赵文胜 方义;二程镇科学发展项目加快改善民生[N];黄冈日报;2009年
5 江苏省金桥盐业公司 张汉生;诚·信·诚信·创新[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杨朝英;浙江绿源:商道酬“诚”[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颜芳 王晓映;他, 在南京大写了一个“诚”[N];新华日报;2010年
8 组萱;虚心纳谏 立足一个“诚”字[N];营口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赵文胜 罗红卫;红安二程镇财政所认真做好家电下乡补贴发放工作[N];黄冈日报;2010年
10 唐震;“静”字做人 “瑜”字行医[N];无锡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巧生;二程弟子心性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洪梅;二程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郑臣;内圣外王之道[D];复旦大学;2007年
4 肖发荣;论朱熹对张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申绪璐;两宋之际道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金兰;关洛学派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克兵;朱熹知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邸利平;本心与常道——工夫论视域中的吕大临道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春雨;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程强;“太极”概念内涵的流衍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智群;二程“诚”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张晓波;二程之学在近现代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德印;二程修养工夫论差异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丹;试论李翱《复性书》的心性思想[D];苏州大学;2004年
5 王芳芳;二程的“孔颜乐处”观探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丹;二程文学思想及诗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于滨;论周敦颐“诚”的思想[D];山西大学;2008年
8 余渊明;寻乐之教与宋代理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曾军雄;《大学》“道”论及其对儒者价值的承载[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维;试论杨时在两宋之交理学传承中的地位[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8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8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