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张东荪的科学文化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2:04
【摘要】: 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张东荪,毕生以哲学兴趣为主,竭力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特别是1923年科玄论战的爆发,促使了张东荪对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了精辟的观点和见解,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内涵深刻的科学文化观。 在张东荪看来,科学是以事物的现象为研究对象去发掘其中“比较不变的关系”。科学的方法不是形式论理而是实质论理,科学的本质不在于科学的方法而在于科学的态度,以“态度”界定科学的本质,不仅突破了传统以方法界定科学本质的思路,还把对科学的理解推上了更高的水平。 科学与哲学的对象界域、研究进路、功用、“真”的标准、根本性质、治学态度和地位是不同的。科学的对象界域是“事实界”,而哲学的对象界域是“理想界”;科学的方法是实证或实验,而哲学的方法则是向后的返省;科学的功用是为了满足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需要,哲学的功用是为了满足文化上的和我们情感上的需要,改变我们的态度;科学上“真”的标准是“实”,而哲学上“真”的标准则是“好”;科学在其性质上是对外的知识,哲学则是为了人们安身立命,是对内的知识;科学的治学态度是求精细与严确,而哲学的治学态度是求彻底与整全;哲学作为“科学批判的知识学或科学知识的批判学”,拥有比科学更崇高的地位,即哲学乃是科学之本。就是科学与哲学这些内在的界限,决定了科学再发达,终不能代替或蚕食哲学,科学与哲学各有特质,二者不但无抗争而且相得益彰。张东荪这些精辟的见解,不仅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在科学时代的生存和发展争取了合法地位,而且为我们全面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推进科学与哲学在当代的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张东荪还通过致力于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研究,在李约瑟之前为一直困扰人心的“李约瑟难题”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中国在传统哲学上,不注重“本体”观念,只关注“整体”思想;在古代逻辑上,缺乏“同一律”,重视“相关律”:在传统思想上,忽略“物”的观念,偏重“事”的观念。张东荪这些独具特色的见解,不仅从根源上追溯了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而且为我们探索“李约瑟难题”,促进当代中国科学的健康长久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且富有启示意义的理论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N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轲;;西安市公布首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J];科协论坛;2005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玉河;;张东荪哲学思想的渊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2 张耀南;;张东荪论道家[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吴晓番;;张东荪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与扩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王文青;林长春;;国外科学课程标准中的HPS教育目标比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新军;王海东;王庆宪;;中医临床事业的困惑、症结与出路[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6 徐茂军;;药用植物道地性现象的科学本质——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研究课题[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瑞;王新军;王庆宪;;中医教育事业的困惑、症结与出路[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8 王冠丽;;有关科学本质的“清谈”[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科学的本源[C];2006年

9 徐茂军;;药材道地性的科学本质——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研究课题[A];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左玉河;;通向成熟的桥梁:中国哲学会及其年会[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开逊;对科学本质的理解[N];大众科技报;2001年

2 黄波;张东荪的风雨人生[N];南方周末;2005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张开逊;科学本质十大特征[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散木(浙江大学);张家三代人和郭家两代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方松华;激荡的思想旅程[N];解放日报;2004年

6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顾问 李u!;从两封旧札看张东荪的“中间路线”视角[N];北京日报;2010年

7 郭振栋;奖励不是科技进步的拐杖[N];检察日报;2006年

8 张修智;两场伟大的游说[N];经济观察报;2011年

9 邱连根;《科学探究》展现科学本质[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兰昆;环保是文化更是科学[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智勇;《改造》杂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毛翼鹏;“多元交互主义”知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赖小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张黎敏;《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静;《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复旦大学;2009年

9 贡华南;知识与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广;张东荪的科学文化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乌云萨娜;张东荪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论佳;论张东荪人生哲学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季薛庆;科学本质课堂教学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永妮;论张东荪的宪政思想[D];山东大学;2011年

6 朱冠章;利用科学史传达科学本质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戴薇;张东荪早期政治思想论略(1912-1922)[D];厦门大学;2008年

8 张丹;基于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模式的研发与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吴晓番;张东荪真理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起;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9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89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1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