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人的主体性的反思与重建
发布时间:2020-03-19 04:30
【摘要】: 可持续发展观是在全球性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既是对传统发展观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批判地吸收过去发展成果的产物。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要依赖于人的主体性的大力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所以,在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研究人的主体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的主体性是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盲目到自觉的过程。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人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起来,人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发挥。这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人类过分的发挥其主体性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环境问题从地区性的公害扩展到全球范围,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全球问题虽然产生于自然界,但实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问题,即人自身行为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人类反思传统发展观下的行为方式,认识到造成当今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原因是近代人们所张扬的那种极端的主体性和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所以有的人提出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消解人的主体性和走入“非人类中心主义”,彻底否定人的主体性的观点。但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分析,人们发现近代主体性是一种残缺的主体性。这种残缺表现为人的主体性是盲目任性的、片面的和孤立的主体性。在此背景下,人们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并提出只有重新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主体性,才是走出人类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本文采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对人的主体性的涵义、基本类型及其发展的进程、传统发展观下人的主体性困境表现及困境的原因,在可持续发展下重新确立人的主体性的途径等内容进行论述,进而得出科学、合理主体性的确立对走出人类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038
本文编号:2589715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0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可持续发展: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现实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张瑜玲;人的主体性研究的缘起及历史考察——以西方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为背景[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3 张孝翠,方其让;人的主体地位与可持续发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李作钦;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大残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邹诗鹏;论发展主体的当代转换及其意义[J];河北学刊;1995年05期
6 周毅;全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7 余晓菊;合理主体性的确立:走出人类困境的根本途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8 王孔雀;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人的规定性[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9 崔凯;可持续发展:一种再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郑元景;;可持续发展观的主体性蕴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7期
,本文编号:2589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89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