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从把握综合的角度分析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游戏

发布时间:2020-03-19 07:53
【摘要】:在《判断力批判》中的第九节中,康德在探讨为何鉴赏判断先于愉快的情感时,出了一个概念,即“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游戏”,作为上面问题的解答。康德并未对此概念进行详细解释,但事实上,对于理解鉴赏判断而言,这个概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核心地位。在康德的美学理论中,许多重要的概念都与它相联系,如主观的普遍有效性,主观的合目的性及愉快的情感等等。这个概念如此的重要,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却又并未对它进行详细地阐明,由此造成后世学者对于康德美学理论在理解方面有了诸多分歧和争论,例如,对审美对象的评判如何先于愉快的情感?为何说鉴赏判断必然是个单称判断?等等问题。有鉴于此,笔者本文的目的乃是对此概念做出澄清,从而对于鉴赏作出一个全面清晰地阐明,以期能够消除学界中对于康德美学理论的分歧,解决之前出的几个问题,从而为康德美学理论作出辩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想象力把握的综合角度来说明“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游戏”的内涵及其运作过程。想象力在康德哲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想象力与认识论的关系来说,想象力的纯粹综合和想象力的再生综合是人类形成知识不可或缺的条件;从想象力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来说,想象力作为一种感性创作能力,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在知识判断中,想象力把握的综合是想象力对感性直观杂多的首次运用,它将范畴带给了感性直观,并将之综合成一个完整的表象,以供判断力归摄到相应概念之下,形成知识。在鉴赏当中,想象力同样有这样的作用,但与前者知识判断不同的是,想象力对审美表象的把握综合存在一种形式上的自由,正是这种自由为鉴赏留下了空间,笔者认为这也是理解康德美学的钥匙。因此,笔者选择从把握的综合的角度对“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游戏”进行分析,以澄清学界先前对于康德美学理论理解的分歧,为康德美学理论作出辩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51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晓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27期

2 ;大智慧之流浪的心[J];新作文(小学1-2-3年级版);2013年12期

3 陈兴中;王真东;;发展生命的评价——为了教师心性的自由舒展与专业成长[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08期

4 ;调和(和解)[J];教学与研究;1987年06期

5 徐涛;;野性也可以“温柔”地培养[J];四川教育;2010年06期

6 裴燕;;游戏设计新哲学:无竞争性的自由[J];IT经理世界;2013年23期

7 蔡凌;;“如意棒”与“紧箍咒”——从自然的自由到理性的自由[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肖会舜;;从德性的自然到德性的自由——基于亚里士多德德性概念的一种考察[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艺术实现着人性的自由升华[J];山东教育;2003年35期

10 李晓东;从人的本质看人的自由[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单明敏;;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阿真;简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夏敏;性的自由与禁忌[N];检察日报;2006年

3 姜鸥;自由:带给人类的福祉[N];哈尔滨日报;2014年

4 吴桂荣;尊重学生自由出发的自由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洛川县京兆乡安善初级中学 张广平;从教略感[N];延安日报;2011年

6 姚恭清 伍洋;强奸案件中“违背妇女意志”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13年

7 谢作文;彰显个性 俗中见雅[N];文艺报;2007年

8 杨天富;营销的交响乐时代[N];中国经营报;2003年

9 胡飞雪;赶快给狼解下套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刘原;揭开神秘的性[N];中国邮政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白云;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教学民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赵合俊;作为人权的性权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治;从把握综合的角度分析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游戏[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孙勇强;康德的自由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文琴;论学校的休闲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但昭明;马克思早期自由思想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孔艳艳;和谐社会视阈下的个性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智宝;虚拟交往与人的个性发展[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7 纪成凤;论网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8 何玲;理性与浪漫[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9 罗晓颖;自由启蒙与理性批判——康德启蒙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卢火青;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的教师创造性激发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89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89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4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