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冯友兰玄学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17:07
【摘要】: 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魏晋玄学作为一个哲学思潮,有着它不可忽视的价值。对于玄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理论内蕴的研究及其价值评估,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较早对玄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融入到他所建构的哲学体系之中。以20世纪50年代为界,冯友兰的玄学观分为早晚两期,即以西方哲学为诠释框架的“早期玄学观”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诠释框架的“晚期玄学观”。在不同的语境下,以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玄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玄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等。系统梳理和探讨冯友兰的玄学观,有助于深入研究冯友兰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他的中国哲学观,也有助于揭示玄学思想中的批判精神、自由意识、尊重自然或天然理念的当代实践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毅龙;冯友兰与柏拉图[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4期

2 杨翰卿;冯友兰融道于儒的人生哲学[J];哲学研究;1997年08期

3 刘亚中;道通天地冯友兰[J];东岳论丛;1998年06期

4 蔡仲德;;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5期

5 刘仲林;冯友兰“负的方法”反思与重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6 李贵仓;冯友兰“抽象继承法”及其引起争议原因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高秀昌;试论30年代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散木;;何为“端赖吕后智谋多”?[J];书屋;2007年10期

9 丁以寿;“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简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钱耕森;《道通天地冯友兰》评介[J];中国哲学史;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来;;有情与无情——冯友兰论情感[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宋志明;;恢复学术自信——略论冯友兰晚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刘东超;;五十年代冯友兰对人生境界说的自我批判[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蔡仲德;;论教育家冯友兰[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郑家栋;;冯友兰“抽象继承法”论析[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沈幼琴;;中国哲学和可持续发展——冯友兰“天地境界”研究[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郭建宁;;简论冯友兰的文化类型说[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焦树安;;试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的贡献与意义[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楚明锟;;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法思想之我见[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耕森;冯友兰两度访问印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王泉根;冯友兰的得意之作与学术散文[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马亚男;专家学者研讨冯友兰学术思想[N];光明日报;2002年

4 李中华邋李运海 李天密;宗璞:家乡的明天会更美好[N];河南日报;2007年

5 丁为祥;探索之路[N];光明日报;2008年

6 高秀昌;中国哲学研究应充分运用逻辑分析方法[N];光明日报;2007年

7 ;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冯友兰[N];光明日报;2000年

8 宗璞;智慧的光辉[N];人民日报;2005年

9 戴子钦;冯友兰与梁漱溟[N];北京日报;2002年

10 庞长富;研究冯友兰哲学思想的一部力作[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李道湘;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D];南开大学;1994年

3 周璇;胡适、冯友兰、金岳霖的逻辑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祝薇;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宗教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永杰;早期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蒋昭阳;意义、真理与形而上学[D];复旦大学;2008年

7 高利民;有无“之间”[D];复旦大学;2005年

8 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史爱兵;20世纪:学人与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文波;冯友兰玄学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毕文胜;“抽象继承法”研究批判[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元桂;冯友兰新理学的“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4 陶晓燕;空与灵—冯友兰新理学中本体与境界的完美结合[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淑敏;冯友兰文化类型说述评[D];河北大学;2000年

6 马亚男;论冯友兰的人伦学说[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王莹珏;冯友兰的中庸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博;冯友兰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阚红艳;论冯友兰“新理学”的哲学思想[D];安徽大学;2004年

10 秦海珍;冯友兰道德修养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93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93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9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