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先秦儒家“慎独”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21:31
【摘要】:作为先秦儒家“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慎独”主要见于《礼记·大学》、《礼记·中庸》、《礼记·礼器》、《荀子·不苟》和简帛《五行》等文献中。其中,《礼记·礼器》和简帛《五行》侧重从本体论意义上阐述“慎独”,强调“独”的内涵。《礼记·礼器》从“礼仪”和“礼义”的关系出发,解“独”为“礼义”,强调“礼”的内在精神、价值和意义;《五行》进一步阐释“独”的内涵,解“礼义”为人的真情实感,“独”是人的内在道德本质,体现为对外在形式规定性的超越而专注内心真实无妄之“诚”。《礼记·大学》、《礼记·中庸》和《荀子·不苟》侧重于从工夫论意义上阐述“慎独”,强调“慎”的工夫。《大学》以“勿自欺”解“慎独”,强调道德修养应从人的意念动机处着手,人的内在德性必见于形色、言行之中;《中庸》则从消极的“戒慎”和积极的“择善固执”两方面讨论在现实道德实践中如何“慎独”,“戒慎”防止外在环境和私欲对本心的侵入,杜绝为恶的可能性,“择善固执”则是在道德实践中实现对内心之德的持守和进一步的自觉和反思,实现人的“自明诚”,“戒慎”和“择善固执”结合而达“中和”之境;《荀子·不苟》侧重于“慎独”工夫达成的“形”、“化”的境界和现实效果,强调人经“慎独”之工夫而实现身心内外的一致性,进而影响他人,具有“教化”的外王事功。以上文本虽对“慎独”各有侧重,却非不同的“慎独”。“慎独”即本体即工夫。“独”体天然具有在现实生活中成就自身的外化倾向,本身隐含着“慎独”的工夫;“慎独”之工夫则以内心之“独”为依据,体现为内心之“独”在现实生活中彰显自身价值的过程,最终指向通达自身之“独”的和乐之境,“独”体贯彻于“慎独”工夫的始终。“慎独”即体即用,强调人立足内心之德而能贯通身心、内外,体现出人日新其德、乾乾精进而臻“中和”之境的人生历程。因此,要同时把握本体论和工夫论意义上的“慎独”,如此才能还原“慎独”思想的全貌。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海云;;“慎独”观念的起源和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任蜜林;;《大学》《中庸》不同论[J];哲学研究;2015年03期

3 朱小明;;思孟学派“慎独”说的三重境界[J];理论月刊;2014年07期

4 刘信芳;;简帛《五行》核心内容及思想性质[J];学术界;2014年06期

5 俞菁慧;;儒家“慎独”思想的延拓及其精神关怀——兼论孔子的历史观[J];中国哲学史;2013年01期

6 乐爱国;钟小明;;朱熹《中庸章句》对“慎独”的诠释——兼与《礼记正义·中庸》的比较[J];中国哲学史;2012年04期

7 王中江;;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思想世界新视野(上)[J];学术月刊;2012年09期

8 张锦枝;;简帛《五行》“慎独”涵义探析——兼论与《大学》、《中庸》、《礼器》、《不苟》篇“慎独”涵义之统一[J];哲学分析;2012年04期

9 鹿建柱;;论《性自命出》的乐教内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10 孟庆楠;;德行内外——以简帛《五行》篇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2600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00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d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