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0-03-26 05:49
【摘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思想当中所蕴含和体现的精神气质、理论品质和行为规范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统一,三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具有批判性,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是在对以前的理论和思想尤其是德国古典政治学的批判中逐渐产生的;其次,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当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实践的观点。再次,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思想基础上的创新,同时也包括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精神思想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弘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方面。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在现实当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第二,社会稳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弘扬是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对社会和谐与稳定起到指导作用。第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是生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它对我国的先进科学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都有很好的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过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同样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需首先要从人们的思想观念途径进行,从教育入手,主要从转变教育模式和改进教学方法,在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和在精神文化领域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弘扬还必须有相关健全的法律和规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薇;必须重视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J];医学与哲学;2005年02期

2 闫杰花;;论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沧桑;2007年05期

3 吴国盛;;科学精神的起源[J];科学与社会;2011年01期

4 顾宸,吴健;论科学精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李东玲;;论教育现代化下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J];青年文学家;2011年01期

6 高建勋,刘刚;论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7 张檀琴;科学精神在人文中的定位和实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8 李玉恒;论教育现代化与科学精神的彰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宁;;论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科学精神及其具体体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庾光蓉;;文化视野中的大学科学精神[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祖甲;;科学精神刍议——科学理念门外谈之二[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春艳;张敬军;马萍;;论科学精神向现代人文思想的复归[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杨金山;;徐霞客与科学精神[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建峰;;弘扬科学精神应从科技界做起[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倪进科;;以人为本,开创科协工作的新局面——关于科协工作的几点思考[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6 孟庆龙;张雪胭;;试论装备人之科学精神[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7 彭清波;;通过物理学史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谢绍银;;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科学精神的培育[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9 于祺明;;在“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中应当坚定发扬科学精神[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邬晓燕;;当代文化危机和科学精神的融入[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元海;论科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6年

2 乔延鹏;自由、理性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家德;科学精神:科学发展观之魂[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于鸿;论科学精神及其在文化转型的意义[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3 唐淑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周威宇;论当前我国技术精神的缺失及培养[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丁婵娟;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D];东北大学;2013年

6 曹远明;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D];中南大学;2008年

7 姜静;基于科学史教育的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8 孙定建;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科学精神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牛子宏;论毛泽东的科学精神[D];河南大学;2002年

10 蒋冬双;对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合理性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01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01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7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