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虚拟思维视野中的网络化生存

发布时间:2020-03-28 02:14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完善,作为一种全新实践形式的虚拟实践应运而生,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实践形态的变化,主体思维方式也在现实性思维的基础上迈向了虚拟性的思维的新领域。网络化生存是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所面临的一个全新而又十分复杂的现实问题。网络化生存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条件,提高了生活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网络化生存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负面情况,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欺骗亲人、耽搁学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之所以会出现,既有网络制度方面的原因,也就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以哲学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化生存,从虚拟思维的视野来分析网络化生存。 论文第一部分对于虚拟和虚拟思维的本质、特征和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虚拟实际上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是人们借助符号化,使得自身的想法在一个超越了现实性的客观存在的场所实现的过程,虚拟的最根本的特性是其非真非假性,最主要的两种虚拟类型是计算机网络与虚拟现实;广义上的虚拟思维是指人借助于符号工具进行的一种超越现实的创造性的思维,狭义的虚拟思维则是指人以数字化和虚拟技术为手段,在赛博空间中把握对象的思维方式,其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创造性和智能化。 论文第二部分对于虚拟实践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中介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是前数字化时代人类虚拟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延伸和升华,其本身具有虚拟性、复杂性、自由性和重复性等特征,并从实践方式、主体身份、实践周期等方面分析了虚拟实践与现实的关系,提出了虚拟既是现实的折射,又是现实的延伸。 论文第三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网络化生存给我们带来的改变。网络化生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平等的权利,改进了我们的生存方式,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网络化生存也带来了主体过度的自由性、主体对于网络的沉迷性、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网络游戏理念的偏颇性等问题。 论文第四部分提出了规范网络秩序从而抑制网络化生存负面影响的一些基本思路,提出了加强网络的法制建设、德制建设、队伍建设以及重点网站建设的建议。意在通过这四方面的共同建设,为我们的互联网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秩序,同时使得我们抓住网络化生存这一机遇,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0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光胜;网络信息技术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哲学思考[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董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3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03765.html

上一篇:老子管理哲学研究  
下一篇:论虚拟实践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7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