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从康德到马克思感性理论的内在逻辑

发布时间:2020-04-02 00:54
【摘要】: “感性”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哲学史上每个阶段,甚至是每个哲学家的理论体系内,它所表现出的哲学意义及规定都是不同的。历史上诸哲学家对“感性”作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探讨,可以说,哲学史上对“感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从梳理“感性”的发展线索入手,通过对康德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感性”理论比较研究,力图揭示从康德到马克思“感性”理论的内在逻辑。 前康德哲学对待“感性”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一、古希腊哲学视域中排除“感性”抑或“感性”地位被贬低。我们称这一时期的“感性”为“被贬低的感性”。二、近代哲学认识论视域中的“感性”是消极被动的“感性”。我们称这一时期的“感性”为“被动的感性”。相对于古希腊哲学视域中“被贬低的感性”,近代哲学认识论视域中“被动的感性”一方面为“感性”预留了一定的地位,“感性”在知识来源和形成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尽管近代“主体意识”已经觉醒,但是对主体自身关注不够,从而阻断了从内在性方面来研究“感性”的可能;同时经验论在对待“感性”问题上陷入机械的独断论,这些因素造成了“感性”的被动性与被给予性。 康德的“感性”是对“被贬低的感性”和“被动的感性”的超越,我们称它为“能动的感性”。康德在考察人的认识能力时特别关注了“感性”,对感性主体性和感性建构性给予了详细的论述。这些论述向我们表明:“能动的感性”是主体的认知机能,是科学知识的界限;“能动的感性”同时是对“被动的感性”的扬弃,作为主体认识能力的“感性”,不仅表现为受动性,更主要的是它的能动性、建构性。可以说康德在认识论视域内对“感性”进行了不断抬高,在哲学史上形成了一个转折,这一功绩的意义是巨大的。然而康德也留下许多矛盾。一方面他对“感性”所作的工作是在主体的认知结构内,“感性”是主体的一种认识机能,需要到主体认知结构内寻找根据,因此这样的“感性”本质上是一种抽象静止的思辨;另一方面,在康德那里,感性的基础是在先验主体内,而先验主体的本质属性深刻体现在理性上,殊不知人这一主体本身就是感性存在物。同时主体的认知机能一经我们考察确认便一劳永逸,而事实上,人这个主体,具有运动、生成性,也就是说主体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变化的,因此是历史的。这在康德看来是不可能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新;;论马克思实践原则的存在论意义[J];学术研究;2006年08期

2 李志;;人学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范畴[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邓晓芒;建构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体系[J];学术月刊;2004年12期

4 冷梅;从马克思感性活动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兰州学刊;2005年04期

5 周书俊;;试论对象性的存在与对感性世界的正确把握[J];东岳论丛;2006年01期

6 贺善侃;;论虚拟实践的哲学依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王策;;“感性活动”与现象学的认识批判[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罗红梅;;“感性活动”的超越性[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7年00期

9 柳祥美;张长明;;简析马克思生活世界视域中的实践概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彭飞;;从感性直观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坛;;感性的超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基础[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2 陈立新;;人的问题究竟如何道说[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天庆;;世界历史性、社会实践及自身——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存在论断想[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陈立新;;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5 刘永富;;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反思[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6 王国坛;;马克思哲学劳动主题引论——兼与吴晓明教授对话[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邹诗鹏;;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代价值[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9 叶志坚;;马克思文化思想论析[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10 郭大俊;;论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遵沂;哲学蕴涵想象[N];光明日报;2005年

2 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两个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欧阳康;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基本构架[N];光明日报;2000年

4 杨家友;重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最高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5 徐圻;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N];贵州日报;2006年

6 李培超;让高尚的道德回归生活、引领生活[N];光明日报;2006年

7 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实践本体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张光芒;追寻中国农业文明的神韵[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陆杰荣;试谈马克思哲学的境界观[N];光明日报;2003年

10 田利民;浅谈观念创新和战略创新[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2 卜祥记;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复旦大学;2004年

3 侯永刚;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实的个人[D];复旦大学;2005年

4 冷梅;关于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思考[D];复旦大学;2006年

5 张生新;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存在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7年

6 刘兴章;感性存在与感性解放[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宏昀;超越事实世界[D];复旦大学;2008年

8 王东红;历史与实践自身运动[D];吉林大学;2010年

9 于桂凤;重建哲学的生活之根[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张群;“美”与人的自我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延辉;论从康德到马克思感性理论的内在逻辑[D];辽宁大学;2006年

2 江华;感性与知性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玉晶;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D];辽宁大学;2012年

4 张s,

本文编号:2611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11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0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