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近代董子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20:07
【摘要】: 晚清儒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西学的大量输入,儒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得到了重新被审视转型的机遇,作为传统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的董子学也因而受到重视,承中西文化激荡之大势,董子学实现了新生。 本文从中西交流和文化变革的历史背景中评析董子学的衍变,从学术史角度考量不同学派对董子学的评论,立足于对不同时期的个案进行考察,并由个体窥见整体,认识董子学在近代的转型和命运走向。有利于从学术史的层面透视近代儒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命运状态和走势。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历史上的董子和董子的历史,追溯近代以前董子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晚清古文经学与董子学,梳理晚清汉宋调和派、晚清宋学派、晚清汉学派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对董子学的研究及态度。第三章,清前中期今文经复兴中的董子学,探讨了在今文经复兴中董子学的存在状态。第四章,晚清今文经学高潮中的董子学,考察了在今文经高潮中董子学的发展理路。第五章,晚清史学与董子学,梳理晚清史学研究、史学思想与董子学。第六章,民国孔教运动中的董子学,考量了在孔教派与反孔教者对冲中董子学迥然相异的命运。第七章民国史学考据中的董子学和第八章民国经学史整理中的董子学,一方面梳理民国学人对董子学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展现民国学人在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指导下,从经学、史学等多个层面研究董子学的成果。第九章,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与董子学,梳理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董子学的研究和态度。第十章,民国新儒家学派与董子学,系统考察了民国新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对董子学的品评和发挥利用。第十一章,董子学与儒家文化的近代转型,系统分析了近代董子学的时代特点。以下就文章的主要思想作一简要论述: 董子学作为汉代儒学之奠基,在西汉占据统治地位,然而兴盛至极转而变异蜕化,至东汉何休与郑玄论战之一蹶后而黯然不振,消沉达千余年之久,迄清朝前期汉宋之学交哄夹缝中竟悄然复兴,入晚清渐次放大而直至臻于极盛。 近代前夜,经世派利用董子学宣扬大一统并呼吁社会变革。晚清时期,康梁等利用董子学中的“通三统”、“张三世”的“改制”思想,结合西方进化论和民主精神,大力倡导变法维新运动。与此相对,顽固保守派则致力于为董子学“辩护”和“正名”,以期守住正统儒家经学最后之阵地。然其辩护苍白无力,瞬间即为洪大之变革潮流所淹没殆尽。 清朝覆亡,民国兴立,天变而道销,董子学随之化入史林。无论疑古派史学抑或是考据派史学,皆从多角度于董子学有不同程度之整理研究。随经学时代的终结,经学不再是只能信奉而不能怀疑的对象,而是成为史学研究的史料,在对经学史的整理中,董子学正是不可逾越之研究对象。 董子学在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尽管不是一番风顺的,但毕竟在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其特有的足迹。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249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强;康有为和苏舆《春秋繁露》研究之比较[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宝君;民国春秋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晶;《春秋繁露》养生哲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艳慧;董仲舒《诗》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2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12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8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