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朱子与阳明格物致知说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0-04-03 05:55
【摘要】:“格物致知”最早见于《礼记·大学》篇,但唐之前对其解释很少。汉代郑玄解“格”为“来”,,训“物”为“事”,带有明显的伦理学意义。韩愈出于辟佛需要,发现了《大学》的价值。李翱首先明确提出“格物致知”问题。他把“物”解释成“万物”,把“格”解释成“至”。他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把“格物致知”和“尽心复性”结合起来,“格物致知”成为“复性”的方法和手段。宋代哲学家出于彻底批判佛、道的需要,对先秦儒家的《大学》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由此,格物致知成为其理学体系的一个核心命题。司马光、欧阳修、张载、二程对“格物致知”都有所阐发,尤其是二程对“格物致知”的基本涵义、格物穷理的范围、方法和目的做了明确规定,为朱子“格物致知”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 对于朱子重视格物的原因,学界看法不一,主要有辟佛、构建理论体系、为学之方、关注社会生存之道等理解。朱子的“物”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天地万物;二是“事”或“事物”;三是理之所在。朱子的“物”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又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朱子反对把“格物”理解为“捍物”或“接物”。他认为格物是即物、穷理、至极。格物的核心是穷理,格物的方法是即物,格物的要求是至极。朱子的“知”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指主体认识事物的能力;二是指由认识活动而得到的知识。朱子继承了张载等人的思想,把知识分为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落实到为学之方上,朱子主张“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并用而不可偏废。朱子的“格物致知”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不完全的德性之知的逐步积累扩充,达到完全的德性之知,进而涵养德性,恢复心中“光明之德”,至于至善。“格物致知”在朱子这里不仅仅关系到为学之方,也是朱子整个理论体系的关键支撑点,作为贯穿其哲学体系始终的桥梁。朱子认为,通过体认万物分殊之理,可以达到对理一本体的认识,而对具体事物的认识的手段就是格物致知。朱子的格物致知说,是对儒家知识论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在沟通形而下与形而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朱子的“格物致知”说,强调“即物穷理”、“居敬明理”、“泛观博览”、“读书明理”,使学者偏执于“穷理”一途,从而只在思辩、学问上用功,容易陷入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脱节的教条主义。 阳明“格物致知”说的提出,源于对朱子格物说的反思。阳明年轻时曾笃信朱子“即物穷理”的方法,“格竹”失败的经历促使他走上反身内求性理的道路。在他看来,仁义礼智不仅是客观的道德规范,更应该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道德要求。阳明的“物”,是进入“视听言动”的对象,也是意识指导下的行为物,如在孝亲观念支配下地行孝亲等行为。在阳明这里,既然“心外无物”,那么“格物”就变成了“正心”。而正心与诚意密切相关,诚意就是好善恶恶,存善意去恶意。在阳明这里,致知之“知”,主要是指良知。良知范畴是阳明整个学说的核心和基石。良知的内涵也非常丰富:良知是德性的本原,良知是先天的道德意识,良知是意义世界的根据。在阳明这里,致知不是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是把心中固有的天理贯彻到事事物物中去,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亦指“知行合一”的依良知而行。致良知的极致,便是达到圣人的境界,圣人也是阳明致良知说的终极目标。如果说良知说是阳明心学的道德基石,致良知说则是实现良知本体的途径。致良知说是阳明最成熟、最重要的理论,标志着其心学体系的完成。阳明的格物致知说,在道德修养方面赋予主体以巨大的能动性和自愿性,为道德主体提供了一个合理而可行的修养机制,形成了修养论、认识论和本体论圆融的体系结构,达到了伦理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一致。但是,阳明的“格物致知”说完全不讲向外的求理过程,从而,使其求理变成了一味向内的正心体悟,容易陷入虚玄空谈,不无流弊。 虽然朱子阳明“格物致知”说的旨归,都是实现道德修养目标,成就圣贤人格,但是二者在本体论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朱子的“格物致知”说以理本体作为其哲学的逻辑出发点,而阳明的“格物致知”说则以心本体(良知)作为其哲学的逻辑出发点。朱子坚持以向外“即物穷理”的认知方式找到天理,并作为道德原则来指导行为。这种理性主义的进路,最大程度地承担起了社会道德调节的使命。阳明基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论断,直接通过致良知的工夫发现心中良知,克服了朱子之学“心理为二”的弊病,充分肯定了人在道德上的平等性和践履道德的自主性,对人在道德本性和德性能力上做出了彰显主体性的双重肯认。朱子阳明格物致知说在工夫论上的不同,体现在道德规范与道德人格的区别,理念伦理与德性伦理的不同,理性自觉原则与意志自愿原则的差异等方面。简言之,朱子与阳明工夫次序的不同,主要源于本体论的构建和对德性根据的理解不同。“格物致知”问题的梳理和阐发,在王夫之这里进入一个批判总结时期,他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体现出了空前的理论深度,也为后人观照宋明理学的利弊得失提供了某种契机。 朱子与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读各有千秋。他们的理论努力,对于今人深入地思考知善关系,达到求知与求善的统一,推进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启示良多。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4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声柏;阳明学与朱子学关系新探[J];兰州学刊;1997年04期

2 乐爱国;;四明朱子学及其格致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3 米文科;;吕g哂胙裘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高令印;朱子学是“东亚文明的体现”[J];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5 吴长庚,徐公喜;朱子学研究的新成果——“朱子学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陈景彦;王玉强;;浅析伊藤仁斋的朱子学观[J];史学集刊;2009年01期

7 ;朱子学新探:思想与源流【三篇】[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8 麻玉霞;张海峰;;“朱子学”略思——读钱穆《朱子学提纲》有感[J];焦作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罗小平;;从台湾教育碑看朱子学的传播[J];炎黄纵横;2008年03期

10 董灏智;;伊藤仁斋的古学思想形成脉络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功欧;黎康;;论钱穆的朱子学[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2 王守华;;朱子学在日本[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3 徐公喜;;《朱子学提纲》与朱子学说特性[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魏定榔;;朱子不注《春秋》之原因蠡测[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保万;;黄iυ谥熳友е械牡匚挥牍毕譡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朱茹辛;;从文化观点探索朱子学术思想的影响[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7 朱荣元;;借鉴朱子治家智慧 构建和谐社会基础[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二)——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四——老年人与发展[C];2008年

8 高令印;;略论厦门金门的朱子文化[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王有为;;从文化角度重估朱熹及朱子学[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10 ;2002’朱子学国际研讨会在菲律滨首都马尼拉隆重召开 一[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演讲人 朱杰人;朱子家礼的现代演绎[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记者 王洪波;纪念朱子诞辰880周年《朱子著述宋刻集成》出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通讯员 熊慎端 朱燕涛;追寻“朱子之路” 体验朱子文化[N];华东旅游报;2010年

4 小草;朱子学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N];福建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本报尤溪记者站;纪念理学先贤朱子 传承千年古县文化[N];三明日报;2010年

6 “义乌发展的文化探源”课题组 杨艳秋 执笔;南宋朱子学在义乌的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鹤鸣;朱子学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N];福建日报;2000年

8 伊品寿;朱子学术研讨会召开[N];闽北日报;2008年

9 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 朱杰人;朱子家训的普世价值[N];三明日报;2010年

10 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长、国学研究院院长、《国际儒藏》总编纂;孔子“东渡”扶桑之后[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源;朱子《易》注考源[D];浙江大学;2009年

2 高琼;生命践履与“性天通”——薛tD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冬梅;“心与理一”与“超凡入圣”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玉强;近世日本朱子学的确立[D];吉林大学;2009年

5 闫宝明;毛奇龄与朱子学[D];南开大学;2009年

6 程水龙;《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晓荣;新朱子学还是阳明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尉利工;朱子经典诠释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勇;朱子学新生面的开显[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勇;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伟;朱子与阳明格物致知说之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菁菁;从《慊堂日历》看松崎慊堂对西方知识的关心及态度[D];吉林大学;2011年

3 许卿彦;朱子休闲哲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远鑫;朱子诗歌之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月芳;朱子“持敬”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10年

6 蒋四芳;中江藤树的“权”思想[D];中山大学;2010年

7 王蓉;从《朱子家礼》看儒家的家庭伦理观[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勃然;朱子“诚”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11年

9 张卫国;“庆元党禁”视域下之朱子学转向[D];海南大学;2011年

10 陈彦曜;朱子为政之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3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13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5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