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02:02
【摘要】:推动公民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需要积极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资源。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把人的现代化与制度的现代化联系起来,形成了制度与国民性互动的思想。该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民主化进程起着积极作用。然而,学界一直把该思想机械分割为国民改造和制度变革两个问题,分别进行研究。这种缺乏整体把握的研究方式,导致学界对严复思想出现了种种误读。因而,从整体入手研究严复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不仅有利于消除思想误读,而且有利于客观评价严复的思想地位,对推动当代的公民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着眼于严复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的整体性,主要采取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政治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理论,集中探析其形成过程、理论体系、理论困境、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等内容。 第一章主要研究该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理论来源和具体过程。研究发现,该思想是在分析反侵略战争屡屡失败的原因、总结洋务运动受挫的教训和回应洋人对中国国民的批判等基础上形成的;它既吸收了中国力命论、道德修养论和变法论等思想中的精华,又汲取了西方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国民教育思想、近代民主宪政思想、近代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它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戊戌变法失败前的思想发轫期、戊戌变法失败到辛亥革命前的系统形成期和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思想转折期。从人的现代化素质结构看,严复在思想转折时期对传统伦理文化的提倡,并不意味其变成了保守落后的人物,而是显示其对理想国民的认识更为科学,对现代化的人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章探讨了严复对旧制度与国民劣根性互动关系的分析,内容包括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国民性制度根源的探析以及对国民劣根性固化封建制度的分析。研究显示,严复对近代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全面的,对这些劣根性与旧制度的关系的分析也是非常深刻的。他发现君主专制与国民劣根性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近代中国现代化艰困的重要原因是,国民劣根性使中国封建制度具有极强的抗变性。当然,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存在绝对化、西方化和笼统分析等局限性。 第三章主要研究严复突破旧制度与国民性均衡状态的思想、推动新制度优化国民性的设想和新国民催化新制度的思想。研究发现,严复基于国民劣根性与君主专制的共生关系,提出了一条独特的民主宪政之路:具体制度改革——塑造理想国民——理想国民催化民主宪政。这条路立基于“趋乐避苦”的人性预设,试图通过具体制度的重新安排来改变国民行为的成本——收益函数,进而实现改造国民性。它以“积微成著”为原则,坚持内生自发与外生自觉两种方式相结合。在这个变革方案中,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培养理想国民和推动制度变革等同等重要,同时进行。因而可以说,严复作为中国实现振兴切入点的“教育”,不是学校教育这个狭义教育,而是涵盖制度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内的广义教育,把严复归于教育救国论者应是误读。 第四章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分析该思想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人心风俗改造思想、戊戌维新派新民思想和五四启蒙运动的关系。研究说明,尽管近代中国没有按照严复所设计的路径发展,但该思想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影响和历史价值:它批判地继承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人心风俗改造思想;通过为维新爱国志士贡献理论武器等方式有力支持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运动;为五四启蒙运动培养了大批运动主将,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确立了人本价值取向。 第五章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主要工具,分析严复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互动供给不足——威权动力缺失,互动需求不足——国民动力消解,互动时间压迫——不能满足民族快速复兴的需求,还有互动空间有限——制度选择空间狭隘。从理论本身来看,困境原因主要是由于该思想中存在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矛盾以及理性人与非理性人的冲突。从历史背景来说,这些困境源于制度与国民性互动存在传统路径依赖,并且深受当时严峻环境的制约。 第六章阐述严复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对现代公民教育的启示。一是公民教育制度创新应该遵循公正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适宜导引原则和协调一致原则。二是公民教育制度创新要坚持强制性变革与诱致性变革相统一。三是要形成以政府调控为主,形成个人、社会和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制度体系;要以提高公民教育实效为目标,逐步建立与公民教育基本制度相配套的各类具体制度;要坚持规范创新与价值创新的有机统一。 总之,严复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是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独具个性的一章,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跨世纪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枢元;;国民性改造与乡土文学反思[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2 方华蓉;;论现代“典妻”题材小说的文化意蕴[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王敬东;;主题凝练 语言考究——读郭冬报告文学《难回故里》有感[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1年08期

4 马永隽;;鲁迅《野草》与其人生哲学[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5 刘宏志;;颍河镇与中国精神镜像——谈墨白小说中的国民性批判主题[J];山花;2011年13期

6 敖福军;;浅析梁启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范茹平;;鲁迅眼中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J];兰台世界;2011年14期

8 赵炎才;;革命志士与近代人文精神的时代构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朱双一;;启蒙现代性与中华传统思想的调和与互补——林履信著述论[J];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03期

10 王吉鹏;李进;;鲁迅的现代意识[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唐振常;;旧话重提——关于国民性改造[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2 ;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目录[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3 陆克寒;;瞿秋白“苏俄形象”的跨文化建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新论[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4 艾辛;;评“还原鲁迅”说[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5 刘丽华;;情感在《鲁迅生平展》设计中的作用[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徐晓杰;刘军;;“同一地平线”上的另一种景观——以对国民灵魂的审视为视点看萧红对鲁迅的发展[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上峰;中国作家缺了什么[N];文艺报;2010年

2 徐上峰;两个致命缺陷[N];工人日报;2009年

3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何兆武 采访整理 张健 任姗姗;读书须有宗旨[N];人民日报;2011年

4 向敬之 岳麓书社;知识分子的国家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陶东风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的最大危机是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徐辉 祥杰;平民慈善如何远行[N];联合日报;2009年

7 奚东;网络语言的“狗化”现象[N];财经时报;2000年

8 摩罗;“国民性批判”是否可以终结?[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陶东风;警惕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民族主义倾向[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武都区两水中学教师 牟玉宝;孔乙己与范进性格之比较[N];陇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米华;早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非;国民经济的人文内核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教军章;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阈及其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赵传海;中国社会主义路径走向的民族文化解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明贵;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影君;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1897-1927[D];辽宁大学;2011年

8 肖南龙;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代廷杰;探索“探索者”[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林杰;清末民初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耿励;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继军;论严复的历史观与国民性改造[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栗建新;蒋介石国民性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岳强;梁启超关于“国民性”的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郭国祥;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常纪;鲁迅国民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宝兰;梁启超《新民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赵云雨;严复与人的近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小敏;穿越故乡[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18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18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1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