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环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0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娜;李晶;;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观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8年05期
2 林青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J];甘肃社会科学;1983年03期
3 朱艳莉;;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张喜英;;关于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王德政;谢聚峰;;论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J];党史博采(理论);2008年03期
6 黄晓梅;;马克思的实践观赋予“以人为本”的新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孙德忠;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若干问题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徐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简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严昭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与实践本体论[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3期
10 杨中伟;夏拥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人文教育意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甄馥;;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2 黄顺基;;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慕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数理逻辑[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季甄馥;;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5 林娅;王多吉;;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建忠;;论实践范畴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7 黄楠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50年的回顾[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8 林娅;王多吉;;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徐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方向——诗学马克思主义[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10 李建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大学 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N];光明日报;2010年
2 高远;阐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N];光明日报;2010年
3 李庆喜;胡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贡献[N];学习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静;境界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肖雨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代问题的最新回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李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60年理论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9年
7 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 曹玉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N];广西日报;2009年
8 彭冰冰 黄刚;改革开放30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9 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 张仲华;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N];云南日报;2009年
10 邴正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邴正:用中国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波;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社会秩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严景阳;司法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旭;真理还是权威[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玉平;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检视[D];南开大学;2005年
5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6 缪柏平;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侯依成;马克思哲学革命后的形而上学补写[D];吉林大学;2007年
8 薛俊清;论生存活动的个体性原则[D];吉林大学;2008年
9 曹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郭增花;实践与至善—马克思在伦理学上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萌彦;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D];河南大学;2011年
2 赵汗青;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索[D];燕山大学;2012年
3 吴薇;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探讨[D];苏州大学;2003年
4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进路[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晓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曾鹏辉;论胡绳早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接受与传播[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毛赫男;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文清;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10 卢彩莲;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0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2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