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与卢卡奇的异化理论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0-04-13 00:53
【摘要】:几十年来诸多学者们对于异化涵义的探讨可谓见仁见智,而且是深入 到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面对这样的现实,本文旨在通过对 卢卡奇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详实比较,从哲学的角度上澄清“异化”的 真实含义以及异化现象的前提、原因、结果和扬弃等,在理论上充分展现 卢卡奇和马克思关于异化理论的逻辑思维方式,从现实中反思异化的弊端 和积极作用,从而以马克思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建设 事业。 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有让渡、转让、疏远、 差异、分离、精神错乱等义;该词的使用经历了若干个世纪,但最终在德 国古典哲学那里方找到其哲学的归宿。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从 不同的角度阐释着他们视野中的异化和异化现象,结果却把异化抽象化、 绝对化,未能找到异化的真正主体和根源。与此截然的是,马克思关照现 实的人的现实活动,从中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秘密:异化劳动。无独有偶,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也展开了和马克思 极为相似的关于异化理论的探讨。 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马克思在默默向我们诉说着存 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重大问题:工人逐渐与自己生产的商品、与自 己的生产劳动、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人的类本质之间的分裂和对立的关 系,异化的产生和在社会各领域的蔓延成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羁绊; 同时他指出要扬弃异化必须进行革命,大力发展生产,实现共产主义是唯 一有效的途径。1923 年,卢卡奇在未看到《手稿》的情况下,完成了《历 史与阶级意识》的写作。他详尽地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悲惨情景:在资本 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呈现出一种罪恶的物与物的关系,这就是物化的通 俗含义。不仅如此,物化还象恶魔一样深深侵入人们的意识形态之中,日 益吞噬着人们的灵魂和良知,无情扼杀着人们的自由和能动性,使人在社 会和生活中成了一架永不休止的机器,除此之外毫无价值。可见,卢卡奇 42 WP=47 对物化和物化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与马克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以高 度的预见性和非凡的洞察力控诉着这种人吃人的社会生产方式和制度。 当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也有着很大的 分歧。无论从概念维度还是在思维方式,逻辑演进抑或方法论 上,二者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总之,卢卡奇异化理伦的局限 性是显而易见的,他对物化概念的使用和异化现象的分析不够 精确,,且带有一定程度的黑格尔主义痕迹;再者他的总体理论 框架较多停留在思辨的层次,缺乏相应的实践;他把意识批判 当作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主要手段和理论支 柱,显示出了浓重的乌托邦色彩。而马克思以精确的表述和详 尽的事实对现实社会的人的本质的两种异化做出分析,确立了 人对物抑或财富异化的新任务,提倡以对象化和克服异化相统 一的人类实践去能动地作用和改造周围世界;从劳动异化中马 克思清晰地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即阶级之间的对抗关 系,主张通过实践革命达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任何思想家的思想并不都是一成不变的,大多都经历着不断发展成 熟,日渐完善的过程。卢卡奇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也是同样的道理。针对 当前理论界诸多对卢卡奇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片面发挥和扭曲,迫切需要 我们认真负责地深入他们的文本之中,客观地理解他们思想的内在逻辑, 既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一切,也不应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拿卢卡奇的 异化理论来说,其肇始于他的扛鼎之作《历史与阶级意识》,随后在《审 美特性》和《社会存在本体论》两部巨著中,从独特的理论视角对自己过 去的思想做了精辟的总结和反思,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超越和深化。同样,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陈述的虽然仅是异化理论的一个 雏形,却为以后异化理论的发展和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 卢卡奇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个前后相继和补充发展的过程,不能简单以 成熟和不成熟而轻易抹杀了其理论的相继性。 现代人之所以垂青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就是因为这一理论仍然 是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真实写照。正如马克思所预言,只要资本主义制度 43 WP=48 存在,只要强迫性的、固定性的分工存在,异化现象就不会从人们的生存 状况中自动消失。事实上无论在当代垂死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无比优越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异化现象仍然以扑朔迷离的形式存在着、蔓 延着。在此情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异化观作为一种与时俱进、富有 张力的思想洪流,以其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更能指导我们的现实。然而, 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要真正高效 稳定地取得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全面自由地赢得人和环境的统筹发 展,其精神动力并不仅仅是现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应该是结合我们优 秀的传统文化,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独立进取的道 路。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089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怀强;;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之比较[J];黑河学刊;2013年08期

2 刘伟霞;;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观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苏少林;“欲望三部曲”中大卫·凯普什的异化解读[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南燕;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微微;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观之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宋雨露;现代人的精神病症及其出路[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永生;论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D];吉首大学;2012年

6 刘冰;在激进与保守之间[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25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25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8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