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先秦儒家夫妇之道及其当代省思

发布时间:2020-04-13 02:16
【摘要】: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思想的主体,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现时代的境况下,依然显现其活跃的生命力。人伦是儒家伦理思想的起点和核心,而夫妇之伦更是被儒家看作是人伦之首,历代儒家纷纷对夫妇之道进行规范与阐述。 本文主要考察了先秦儒家夫妇之道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先秦儒家夫妇之道形成的历史环境以及其思想渊源。在这里,主要探讨了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模式,以“周礼”为代表的社会性别制度,上古时代及春秋时期的婚姻形态及夫妇之道。其次,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夫妇之道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周易》、孔子、孟子以及荀子夫妇之道的探析总结出先秦儒家夫妇之道包括“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夫尊妇卑”、“夫妇齐体”、“相敬如宾”四方面的内容。再次,重点探讨了先秦儒家夫妇之道对后世及后儒的影响。最后,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先秦儒家夫妇之道为当今中国夫妻之间相处之道提供的启示与借鉴。家庭伦理建设是当今社会伦理思想建设的重点目标。构建和睦的夫妻伦理关系,对于家庭的和谐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今社会,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夫妇伦理规范,许多方面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还需构建新的夫妇伦理思想。 本文的特色是以先秦时期为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重点探讨了先秦儒家对夫妇之伦的重视及主要内容,提出先秦儒家不仅有“夫尊妇卑”的一面,也有“夫妇齐体”之说。先秦儒家的夫妇之道可以为后世夫妇伦理的构建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3;B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人求;先秦儒家文化哲学研究述评[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张瑞雪,李化成;秩序与和谐——论先秦儒家对和谐社会的构想[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张国增;;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当代意义[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刘晓燕;;浅谈先秦儒家与伊斯兰文化的和谐思想[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周瀚光;先秦儒家与古代数学[J];齐鲁学刊;1986年05期

6 王应常;;论先秦儒家的义利观[J];广西社会科学;1988年02期

7 许亚非;析孔孟荀的义利观[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8 陈爱珠;重义轻利,鉴古启今——先秦儒家义利思想探说[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9 赵吉惠;读商国君著《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王易;论先秦儒家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J];河北学刊;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定文;;试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芳;;先秦儒家的消费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温克勤;;先秦儒家伦理精粹与中华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锐;;论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与21世纪新人[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燕国材;;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6 何齐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马涛;;论先秦儒家忠孝观的批判与继承[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9 梅汝莉;李生荣;;先秦儒家与科技教育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樊泳湄;;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现代启示[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健英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税赋讨论看先秦儒家的民生关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吉林大学 吴树勤;先秦儒家丧礼的功能与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于民雄 作者系贵州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浅论先秦儒家的和谐观念[N];贵阳日报;2007年

4 李孝纯;浅谈先秦儒家的学习观[N];学习时报;2002年

5 明辉;教化始于刑罚前 先秦儒家法律观[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周树华;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乐爱国;孔孟儒学与科技[N];光明日报;2007年

8 郭沂;儒学当代发展的回顾和展望[N];人民政协报;2005年

9 韩喜凯;吸取儒学思想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王毅 傅晓微;“充实之谓美”是儒家美论么?[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陈继红;“分”与伦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9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书惠;先秦儒家神道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三汝;先秦儒家德育智慧及其现代启示[D];暨南大学;2011年

2 袁尚伟;先秦儒家“比德”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文之峰;巴别塔的建造[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谢王彬;先秦儒家师道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5 王晓飞;先秦儒家“仁爱”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康华茹;先秦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理想设计及其理论困境[D];郑州大学;2010年

7 姚云云;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成相如;先秦儒家的命运观[D];苏州大学;2010年

9 袁晓晶;先秦儒家对“礼”的精神生命之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蒋龙祥;先秦儒家德治思想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25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25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4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