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人欲”与“用人”心理思想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B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丹;;论《吕氏春秋》在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刘宇统;;《吕氏春秋》中的音乐自然观史料研究[J];名作欣赏;2011年23期
3 张静;;解析我国明清时期的音乐心理思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马银琴;;周秦时代秦国儒学的生存空间——兼论《诗》在秦国的传播[J];文学遗产;2011年04期
5 杨婷;李智萍;;论古代儒家与古希腊音乐心理思想之共性[J];中国报业;2011年12期
6 郝恒;;试论中国古代科学观及其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荣贵;;旷世奇书《吕氏春秋》的编辑思想[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2 彭彦琴;;六朝文艺心理思想中的人格问题[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霍有光;;《吕氏春秋》与先秦儒家思想[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4 徐培金;;跋[A];2004中国食用菌产业协调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池田秀三;洪春音;;“序在书后”说再议[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6 牛芸;高忠玉;;从《吕氏春秋·察今》看秦人的变革意识和创新实践[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沼尻正隆;秦仙梅;;《吕氏春秋》中的墨家及墨家衰微原因[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8 杨生民;;秦王朝思想路线得失简论[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文立;;秦学术探赜[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10 李之濂;;道学初期辉煌之旅简考(聃历元年-450)[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边家珍;《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王剑霓;豫让桥确址考[N];山西日报;2005年
3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杨锋;适度运动能防癌[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4 姜宝昌;从《吕氏春秋》高诱注论到墨子为东鲁人而非西鲁人[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孙中信 作者系中共武威市委副书记、中组部选派挂职干部;小事不可小视[N];武威日报;2005年
6 宋公文 伍存强;息夫人论考[N];中国妇女报;2010年
7 纪菁;怎样洗香菇[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高奇;审计文章写作的几个问题(七)[N];中国审计报;2010年
9 王子今;中国古人的生态保护意识[N];西部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杨媚;让古老字魂与现代人对话[N];深圳特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荣;《吕氏春秋》与百家合流[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汉民;《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俞林波;《吕氏春秋》学术思想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黄伟龙;《吕氏春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孔令梅;儒道融合视域下的《吕氏春秋》之道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曾文芳;先秦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铭娜;《吕氏春秋》动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陈四光;德性之知[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晏海珍;《吕氏春秋》“人欲”与“用人”心理思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韩伟;《吕氏春秋》的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高园;《吕氏春秋》管理观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小瑜;《吕氏春秋》艺术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春柳;论《吕氏春秋》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王晓丹;试论《吕氏春秋》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南萍;论《吕氏春秋》的文艺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金禹含;论《吕氏春秋》中的大一统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丁海燕;论《吕氏春秋》的史学成就[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吴丽霞;《吕氏春秋》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本文编号:2639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3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