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批判性的建构:胡适的儒学观

发布时间:2020-04-28 03:56
【摘要】: 从二十世纪开始,国内许多有识之士寻找各种途径和方法挽救沉亡中的中国。胡适在文化上寻找出路,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将西方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期以融合二者为我所用,从而达到挽救中国和推动中国发展的目的。而要创造文明,就不得不改造中国旧有文明,不得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建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儒学,无疑是胡适进行批判和建构的重要部分。对于中西文化,胡适一生也陷入两难困境中——安身立命上以儒学传统为根基,而为学上以西方文化为宣传宗旨,为人与为学的冲突,使胡适矛盾一生。 新的时代,有新的使命,跨入二十一世纪已十年,面对飞速发展的生产力和各国碰撞的文化,中国保持固有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新的时代的适应性和代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胡适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个引导性的工作,为使后续工作进行下去,就需要研究胡适儒学观。由此,研究胡适儒学观的意义由此产生。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依次交代了选题的意义、依据、创新以及文章的难点与不足。 第二部分总结了当代学者对胡适及其思想的态度。其中陈述了解放前后及五十年代中国大陆对胡适批判的这一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文人学者对胡适及其思想产生误解,文章分析了产生误解的原因及影响,同时,还有少数人能真实的对待胡适,他们保留了难得的态度,也为我们能看到真实的胡适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第三部分比较了胡适对儒学的态度。本文将胡适各时期表现对儒学态度的资料进行了比较、归纳和总结。由于胡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有不同言行以及其一生的两难困境原因,使他对儒学的态度表面上看似青中年到晚年有变化,然而实质上,胡适对儒学的内在情感和学术认同上是始终是如一的。 第四部分分析了胡适对儒学的研究。胡适说要“还原”固有文化,是要将处于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尊贵地位的儒学还原为百家争鸣时期与诸子平等的地位的儒学,这种“还原”并非仅仅以孔子时期儒学为标准和终极目标,胡适的“还原”其实是由中国当前状况和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双重取向决定的。 第五部分作为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分析了胡适儒学观的意义:一、学术史意义,不仅表现在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儒学及其它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将作为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还原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褪掉了其独尊的地位,更在于他对传统文化得以重建的重大努力与贡献,使中国传统文化转型,得以走向现代化,在文化上建立了新范式,开了新风气。二、历史意义,对社会现实状况中衰败气氛的一个“破”和国民新人格、社会新气氛“立”的作用。三、现实意义,首先,胡适展现了在新的时代要有在立足传统文化上吸收他国先进文化的宽大胸怀。其次,胡适提出疑古和凭证据说话的方法,为文化建设创造了自由的环境。最后,胡适为当下文化建设树立了一个整合中西文化的先例。 研究胡适的儒学观可以更好的使我们了解胡适,胡适对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构建给后来学者树立了先范,我们对胡适传达给我们的这种精神也应该继承和发扬。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萍;;一个被消失的群体[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2期

2 方宁;;让胡适蒙冤受屈的一句话[J];书屋;2009年11期

3 杜春和;;胡适家书选[J];安徽史学;1989年01期

4 沈寂;《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序言[J];安徽史学;1994年01期

5 张丽霞;;胡思杜对父亲胡适的批判[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0年01期

6 周晓舟;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又一个胡适──评胡晓《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J];档案与史学;1995年01期

7 赵映林;;求学中国公学是成就胡适的第一块基石[J];文史杂志;2008年01期

8 杨建民;;堪伤书生不了情——吴晗与胡适的特别交谊[J];长城;2010年09期

9 陈守礼;怎样评价胡适其人——兼评宣传《胡适全集》的一份《广告》[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4期

10 徐思彦;探索胡适思想的又一专著[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宝明;;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与“自由”的分野[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杜蒸民;;在批判中实现超越——郭沫若与胡适关系述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3 于作敏;;略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4 王静静;;殷海光对“五四”时期三大思潮下代表人物的解读[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5 杨子彬;;二十一世纪是儒学的世纪,华人的世纪,人类的世纪——我的儒学观——附:评十六集电视剧《孔子》[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李继凯;;从尊孔到批孔——略论郭沫若、毛泽东与孔子[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7 张艳;;艾思奇与“‘问题与主义'之争”历史的阐释[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8 薛毅;;论鲁迅的文化论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景林 张树业;“草根”之学:重建开放的儒学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张弘;江勇振:破解胡适之谜[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马力;胡适:现代中国人存在的一个版本[N];光明日报;2008年

4 深圳报业集团驻台记者 邸继勇;大师有一段半世纪的精神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李春雷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陈圣屏 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徐希军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生 简明海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所博士生 葛亮 香港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追寻近现代学者的思想轨迹[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书评人 秦培;民国学术图书近年来出版盛况和危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张树伟;1954年的口水之争[N];中国邮政报;2004年

8 文献中心 郑成宏;高丽女性与蒙古族接受儒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唐小兵(华东师大研究生);自由的吊诡与启蒙的命运[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报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胡适研究会秘书长 宋广波;胡适与蒋介石的关系[N];团结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运昌;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D];河北大学;2010年

2 张扬;胡适与古典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光利;胡适诗学批判[D];浙江大学;2012年

4 穆允军;文化比较视域下“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5 吴浪平;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明贵;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筝筝;殷海光文化观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龚鹏;邹韬奋启蒙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王维;建国初期文学界“检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锦花;批判性的建构:胡适的儒学观[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蔚;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与胡适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龚文玉;胡适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何超;20世纪上半叶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杨晓丽;胡适方法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敖晏君;胡适人权与民主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史建智;胡适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9 谢玲莉;胡适文学启蒙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余慧敏;胡适传播思想与自由主义的媒介建构(1905-1937)[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3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43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