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知觉的因果论

发布时间:2020-04-28 18:44
【摘要】:知觉因果论是一个古老的学说,在不同的时代它具有不同的面貌。当代的知觉因果论不关心知觉因果过程的具体实现机制,而是关注于知觉本身在性质以及知觉概念与因果性的关联。 本文的两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前科学或哲学意义上理解知觉所包含的因果关系;知觉概念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因果概念。 本文的第一章阐述了知觉因果论的主要形式和对它的两个论证。 本文的第二章考察了知觉析取论对因果论的反驳以及因果论的回应。析取论者认为我们不必然对知觉依照因果论所描述的方式进行理解,经验的析取概念是比因果论所蕴含的经验的非析取概念的一种更好的理解,前者具有认识论上的优势。因果论者蔡尔德提出了两种使因果论与析取论相容的方案:心理主义和物理主义。此外,斯图尔德通过阐明因果关系的本体论来表明知觉情形中的因果关系双方在本体论上的地位应是事实,而非事件,同样化解了析取论和因果论之间的矛盾。 第三章和第四章围绕知觉概念何以是一种因果概念进行了探讨。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因果概念的三种含义,然后依次考察了知觉概念在这三种意义上作为因果概念成立的可能性。本章论证了知觉概念只在第三种因果概念的含义上是可行的。即知觉概念是一种因果概念所意味的应是我们关于视觉的日常观念是一种因果认识。而对于这一提法的解读又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正统因果论者主张知觉概念应把知觉表征或构想为因果过程。自由因果论者则否定这一点,认为知觉概念仅需要把知觉表征为受实现或击败条件所控制。正统因果论认为自由因果论的主张有流于琐屑的嫌疑。 为了表明正统因果论对自由因果论的指控是不合理的,第四章论证了自由因果论所依赖的差异化因果概念与正统因果论所依赖的几何/力学因果概念在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和主体对因果关系的认知方式上相独立。 最后,本文辩护了知觉概念应是基于对因果差异化理解的因果概念的主张。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N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辉;;亚里士多德城邦政治的中庸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2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石永泽;柏拉图的“神”[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4 刘光顺;顾玉平;;洞穴之喻与认知方式辨疑[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5 赵义良;;古希腊德性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内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卢智增;;公正:公共行政的价值目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7 戴建春;;公平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徐修鸿;;译者职责的翻译伦理学阐释[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陈玉茜;;亚里士多德对创建西方艺术课程雏形的贡献[J];大家;2010年04期

10 陈瑛;“西部开发”话公正[J];道德与文明;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万晓颖;;秩序与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航;;科学还是人文?——以亚里士多德为例[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张钊;杨建飞;;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基于演化博弈论的探讨[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郝亿春;;实践的内在性维度——以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为基础的考察[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樊杰;体育作为教化之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一;无限性的变异:《精神现象学》的内容与结构[D];武汉大学;2011年

4 范南;信用理论、制度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刘同辉;中体而西用,返本以开新—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肖洪;论刑法的调整对象[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杨海明;生命度与汉语句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刘素民;烙在人性上的神之睿智[D];武汉大学;2004年

9 孙晶晶;古典时期雅典家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倪素香;善恶论[D];武汉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滨;论公共行政的伦理维度[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俞少奇;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管理的制度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晋镭;基于视觉感知的留园空间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许静;灾难新闻图像的选择与传播效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茂申;马基雅维里《君主论》之“新君主”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刘银军;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孔子仁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许海军;古希腊人的智慧观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聂优平;独龙族怒族学生文学想象力培养的族际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王绍建;以人为本—学校体育实践的理论考量[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晓菊;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路径选择[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3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43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a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