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0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士龙;;公共领域与大众传播关系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3期
2 陈伟;;公共领域的交往结构——以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为视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王贤昀;;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的解决路径及其启示——从商谈伦理视角看[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4 傅永军;汪迎东;;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三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李佃来;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探讨[J];哲学研究;2004年06期
6 陈红;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学术交流;2002年05期
7 周俊;郁建兴;;Civil Society的近现代演变及其理论转型[J];哲学研究;2009年01期
8 杜国强;;哈贝马斯的公共性概念探幽[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刘兵;商军;;哈贝马斯论公共领域政治功能的实现[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郎晓波;;批判、实践与解放——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解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开会;;哈贝马斯对现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反思[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鲁路;;哈贝马斯交往概念的思想起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于尔根·哈贝马斯;李t2t2;;世俗化的辩证法[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4 李晓蓓;刘开会;;理想与现实的对话——谈福柯和哈贝马斯的争论[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何晋文;;市民社会与公众舆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6 王晓升;;在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评哈贝马斯的商议民主概念[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傅永军;铁省林;;哈贝马斯宗教哲学思想研究综论[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沈尚武;;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的诠释学普遍性探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9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10 曹闻民;;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大学哲学系 陈硕;“日本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市民社会[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哈贝马斯:为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寻找替代品[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张文涛(人民大学清史所);哈贝马斯[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肖岁寒;何谓“市民社会”?[N];中国社会报;2000年
5 吴春玲;市民社会与国家[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曹卫东;哈贝马斯的启示[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国家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刘武俊;市民社会与中国法治之路[N];华夏时报;2002年
8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Richard Madsen;全球化进程中的市民社会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蓝旭明 杨威;“市民社会”与反腐败[N];检察日报;2003年
10 苏斌 江苏省安监局;安全是市民社会的最高社会概念[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峰苓;十八世纪英国城市公共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D];复旦大学;2008年
3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徐闻;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范文山;越南农村管理中的乡规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代月;黑格尔和马克思市民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7 于光君;农村城镇化与环境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侯瑞雪;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为颖;私法视野下的中国社会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赵志勇;论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荣;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公共领域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海波;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徐美玲;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和谐法治社会之构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明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毛德达;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试探[D];湘潭大学;2003年
6 程社民;传承与发展: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研究路径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7 姚佶;非政府组织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陈红桂;从公共领域到商议民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士权;生成市民社会的本土路径[D];郑州大学;2007年
10 东波;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8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4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