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公开阐发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又贤;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趋势的若干新思考[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2 林默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诠释视界[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3 郭德宏;近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04期
4 郝孚逸;唯物史观研究中不应有的缺失——兼解关于“市民社会”之惑[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5 郑又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田中菊次,金德泉;《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批注影印本出版和马克思研究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1期
7 陶晴;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明确人生价值[J];创造;1999年10期
8 张沛远;《科学巨匠的光辉——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活动》介绍[J];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9 陶晴;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学习江泽民总书记“5·31”讲话[J];创造;2002年09期
10 朱进东;;解读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从《哲学的贫困》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侯才;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思想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0年
2 蒋红;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创建[D];复旦大学;2006年
3 周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复旦大学;2005年
4 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5 姜佑福;论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念”的基本差别[D];复旦大学;2006年
6 蔡剑锋;从抽象个体到现实的个人[D];复旦大学;2006年
7 冷梅;关于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思考[D];复旦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59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5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