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人地关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6:30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不仅在政治、经济上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迁,而且在各种意识形态、哲学观念、宗教神学、文化科学等思想领城,也都以成熟的形态凝聚、荟萃,涌现出一批文化典藉,从而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义域广阔的开放性基础。《管子》一书的主体便形成于此时期,其内容包含着经济思想、管理思想、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等,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是指人类和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人和自然就存在着辩证关系。人类在大自然中为了生存和生活下去,需要不断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人地之间的关系,把握人地关系的规律,从来就是人们非常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人地关系的涵义出发,回顾了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出人地关系系统中人与地的客观关系: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地则是被动的、无意识的。人地关系是否和谐抑或矛盾,不取决于地,而取决于人。 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并从不同的认识层面上提出了关于人地关系的种种观点。那个时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焚林开荒,冶铁煮盐,再加上战争的影响,人类这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局部地区森林大范围的消失,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就是《管子》中人地关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在生产实践中,当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到足以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时,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自然资源一旦丧失,人们便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于是提出对自然资源“养用结合”的保护主张,这些便成为《管子》中人地关系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管子》基于对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对自然资源中的水、地、山林川薮等有着深刻的认识,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基础作用,并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原则——适度,主张以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自然环境保护,其目的是追求人地和谐。虽然《管子》的人地观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与老庄的“天人合一”和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相比,其既强调了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又突出了人的主动性,实现了《管子》在价值取向上对二者的有机整合。因此,对《管子》中蕴含的人地关系思想进行分析研究,无疑对我们今天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226.1
本文编号:2664616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2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恩涌;“人地关系”的思想从“环境决定论”到“和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王培华;《管子》关于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析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3 王曙光;;《管子》“人与天调”的生态观[J];管子学刊;2006年03期
4 曹俊杰;《管子》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J];管子学刊;2002年04期
5 张连国;;《管子》的生态哲学思想[J];管子学刊;2006年01期
6 许汝贞;《管子》和稷下学者的人地和谐观[J];管子学刊;2005年03期
7 刘菊;《管子》的朴素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铮;论人地关系的现代意义[J];人文地理;1995年02期
9 方修琦,牟神州;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透视[J];人文地理;2005年04期
10 张建成;;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国生态保护思想及其实践[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曾;《管子》经济伦理思想[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64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6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