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先秦儒家审美教育哲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0-05-16 16:44
【摘要】:先秦儒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审美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提出了许多富于哲理又可以具体实施的审美教育观点。先秦儒家审美教育的思想注重强调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强调“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强调以亲身实践来感知现实世界,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孔子倡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及“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审美教育观。孔子说:“仁者人也”。这不但要求人要爱人修己,更要注重人的本质特征,人必须有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资料,必须得到繁衍和延续,必须具有道德文化等精神层面的伦理约束和加强。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在教育思想上的表现就是使教育完全成为以“仁义”为核心的人伦道德教育,以内在道德情感的自觉培养为中心的人性修养得到突出重视,传统礼乐的社会教化功能及其在人性成长中对道德情感的陶冶、塑造功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孟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明确提出“德教”概念,“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强调要“教人以善”。 荀子是先秦儒家审美教育的集大成者。荀子认为,人的个体可以通过自觉地学习、实践,达到“积善成德”,他强调人的自觉塑造。荀子的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是“化性起伪”,强调个体自觉地积善修身,尤其重视社会性的礼乐教化。在孔孟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荀子·劝学》)的观点,把美育的实施对象直接指向人。 先秦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中,无论是孔子的“里仁为美”(《论语·里仁》),还是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或是荀子的“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荀子·劝学》),都把人的内在修养的提高和完善,作为审美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不仅如此,在教育的问题上孔子还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等教育思想。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知行合一。从修身做起,进而治理家庭,治理国家,治理天下。《中庸》强调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 先秦儒家教育哲学中的审美教育理念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观念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其中蕴含着为人处世、净化心灵、提升人自身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的深刻哲理及人生智慧。其深邃的哲理思想不仅对于古人的思想、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即便是在当今社会亦能够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先秦儒家认为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的感情、理智和意志得以协调,精神得以解放,人性得以完善,个性得以发展,真善美与自由相统一的人生境界才能够得以实现。先秦儒家学派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审美教育是其重要思想之一。审美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是诸如德育、智育、体育等其他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它使人们通过对生动、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的直观感受,激发和净化感情,潜移默化的起到教育作用。同时,审美教育和其他教育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从而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得以完善。 先秦儒家学派审美教育思想的诞生,是在整理、研究与实施“六艺”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审美教育具有协调情感和理智,个性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功能。人发现美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出来的,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活动来直观美,在美的形象感染之下,促进感官对形式感知反应得敏锐,使内在的情感更加丰富,从而形成一定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欣赏及审美创造的能力,为受教育者发现、欣赏以至于创造美奠定心理基础。同时,在审美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人格得到陶冶,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理智得以启迪,在不知不觉之中整个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借鉴先秦儒家审美教育的思想,结合当代社会实际,使审美教育中的陶冶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提升受教育者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真正做到内外兼修、知行合一,,提升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境界。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巍;;“甚僻违而无类”:从荀子对孟子的批评看先秦儒家的“知类”观[J];哲学研究;2011年08期

2 朱璐;;先秦儒家天论思想的兴起、内容与理论功能[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3 程艳芝;;先秦儒家的人文关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杨和亭;田茂泉;;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管窥[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仁君;;论先秦儒家对“孝”的哲学架构[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6 蔡世晶;;浅析荀子的礼法思[J];学理论;2011年23期

7 刘美红;;公正与疏导:先秦儒家对社会“怨”情的防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陈为人;;“万里黄河万卷书”系列之六 故里争循迹儒法道[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9 王俊延;;荀子荣辱思想特征浅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10 王志跃;;性伪之分[J];竞争力;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杨;;从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体系看荀子的学习理论[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2 梁启雄;;荀子的正名论[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3 泓峻;;从“人性恶”这一前提看荀子礼教思想的人本主义内涵——兼谈荀子与弗罗依德思想逻辑的相通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吾敬东;;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叶舟;;荀子人学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石——兼评荀子的人性学说[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刘芳;;先秦儒家的消费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邹玲;刘海君;;论荀子的荣辱观及其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程二行;;荀子的名学理论及其“用名三惑”通诂[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9 陈德安;;荀子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许梦瀛;;论荀子的教育目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与水[N];中国水利报;2010年

2 关健英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税赋讨论看先秦儒家的民生关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李孝纯;浅谈先秦儒家的学习观[N];学习时报;2002年

4 文彦;马银琴:荀子与诗[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记者 赵京红 通讯员 苏晓峰 滕宁;举办荀子文化高层论坛[N];临汾日报;2008年

6 陈中浙;荀子“开源节流”思想的现代意义[N];学习时报;2008年

7 记者 柏东丽;山西师范大学荀子学院正式成立[N];临汾日报;2009年

8 山西师范大学 张焕君;荀子与晋学[N];光明日报;2009年

9 马志超;创新研讨模式 弘扬荀子文化[N];山西日报;2009年

10 郭志清 王焕伟;创新激活荀子故里 文化振兴千年古县[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张小苹;荀子传经考[D];浙江大学;2011年

3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继红;“分”与伦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乔安水;荀子礼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春海;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8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丁秀菊;先秦儒家修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王彬;先秦儒家师道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2 张伟;荀子圣人观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袁尚伟;先秦儒家“比德”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莺;先秦儒家《诗》学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洪永稳;论荀子的文艺思想[D];安徽大学;2005年

6 康华茹;先秦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理想设计及其理论困境[D];郑州大学;2010年

7 汪三汝;先秦儒家德育智慧及其现代启示[D];暨南大学;2011年

8 文之峰;巴别塔的建造[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永光;荀子伦理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刚林;论荀子《乐论》的音乐美学[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7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67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