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陶渊明的性情说

发布时间:2020-05-16 20:10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陶渊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一种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它的哲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干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全面而深刻,陶渊明对后世后人的影响亦广泛而深远;性与情是反映儒道两家思想倾向、旨趣与精神的重要范畴,从而也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一条途径。因此,性情论是陶渊明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动荡、学术活跃的魏晋时期。名教与自然或者说儒道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该时期学术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魏晋时期的思想主流是儒道会通。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陶渊明的性情说也鲜明地体现为融通儒道性情的重要理论特征。 具体而微地分析陶渊明性情说的内涵是理解陶渊明与魏晋思潮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关联的关键和中心内容,也是本文的重心所在。本文采用了以儒道性情核心范畴为出发点的概念分析方法。从“仁”、“爱”、“善”去说明其儒家之性,从“自然”、“化”、“自由”去阐释其道家之性;“情”则分为“超越层面的儒情及道情”和“现实层面的情”加以说明。儒道性情的会通与和谐体现在形而上层面的真善合一以及形而下层面的田园生活上。 在现代社会不重情与个人重情感需要的两难困境的文化语境下,陶渊明的性情说在个体生存状态的改善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自己的启发意义和特有价值,但也有自己的缺陷,如何把陶渊明性情说与现代社会内在地契合起来、处理好重情与重知的关系仍然是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23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雪玲;;《闲情赋》的主题和陶渊明诗文的理想化倾向[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张盛桥;;试论陶渊明诗文中的道家思想[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曹林娣;;论中国文人园林的陶渊明情结[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2 王辉斌;;三谈李白《九日龙山饮》——与郁贤皓、李子龙二文商榷[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3 王惠萍;;从《饮酒》(其五)的五个译本看译者的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鲁枢元;从陶渊明看当代人的生存困境[N];文汇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滢;俞正强:追寻教育隽永的过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范子烨;“少无适俗韵”与“少无适俗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罗洁;陶渊明图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李红梅;韩国古典诗歌中的陶渊明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高云;四萧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边利丰;隐逸诗人的历史影像—陶渊明经典化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叶黛莹;从阅读到创作的诗学历程[D];武汉大学;2011年

7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广友;陶渊明的性情说[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松;陶渊明诗文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儿玉三惠子;陶渊明在日本古代文学上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浩;冲突与融合[D];苏州大学;2004年

6 侯素馨;唐代桃源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

本文编号:2667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67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5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