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21:11
【摘要】:本文以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为研究主题,除绪论外,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理解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的基础,第三章是儒佛会通的主要内容。因马一浮归宗于儒,他关于儒佛会通的许多阐述是在弘扬儒学的过程中做出的,故在第四章论述弘扬儒学的内容。由儒佛会通和弘扬儒学等内容可展现马一浮学术思想的特色和意义,此为第五章的内容。而通过功夫证悟本体的学术宗趣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第一章介绍马一浮的生平与学术,为认知其儒佛会通思想作铺垫。考察社会背景和人生历程可对马一浮其人有一个概览,而考察学术路径和学术宗趣则直接关联于儒佛会通思想。马一浮有独特的学术路径,通过初治考据、转治佛典、归于六经等经历而形成其学术系统,其中转治佛典的经历是促使他进行儒佛会通的重要因素。马一浮以儒为宗,秉承儒家理想,以成圣作为学术宗趣,成圣的根据为本体,成圣的途径为功夫。从广义角度来说,即从贯通儒佛道等学术的角度来说,此宗趣可表述为通过功夫证悟本体。本体论和功夫论是马一浮学术的两大主要内容,他教人引归自己,经由读书穷理、反躬实践等方式以识取自心自性。他的儒佛会通思想亦是如此,故阐明学术宗趣也意味着指出了论文的纲领。 第二章介绍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的渊源,从会通的内涵和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的形成两方面来阐述。学术上的会通是要会合、疏通不同的观点、学说,使其归为意。马一浮将会通观念运用于其著述中,主张学术应通而不局,避免门户之见对义理的妨害。而儒佛会通即是会通、通而不局观念的突出表现。马一浮形成其儒佛会通思想有多种因素,他谙熟儒家、佛家学术史,吸取了历史上的儒佛会通思想,而佛学的近代复兴、他所接触的师友、他本人的特质也对他形成儒佛会通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章是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的具体展开,从佛家宗派、佛家经论与儒家的会通两个视角来论述,表明了马一浮处处指点学人做功夫,以证悟本体为归,彰显了本体论和功夫论的重大意义。他的儒佛会通思想主要体现在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五个宗派与儒家的会通,分两种情况进行阐述,一是义学宗派(包括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与儒家的会通,二是禅宗与儒家的会通。义学强调对佛家义理的阐发,各宗开显了诸多鲜明的义理,马一浮择取其中一些重要义理与儒家义理相会通,而禅宗以无门为法门,显示了大机大用,马一浮择取一些禅师的重要言论与儒家义理相会通。所择取的义学方面的义理有三论宗缘起性空、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法相宗五位百法、转识成智、修道五位等,天台宗止观、修性不二、依正不二等,华严宗法界缘起、四法界、一真法界、文殊智和普贤行之说等;禅宗方面择取了达摩、沩山灵祜、赵州从谂、洞山良价、圆悟克勤等禅师的言论。此外,马一浮还有一些儒佛会通思想,因不便于划分到佛家诸宗派与儒家的会通,就以佛家经论与儒家的会通为视角进行论述。按本体论和功夫论为线索,选取《大般涅i镁贰独阊暇贰洞蟪似鹦怕邸贰墩芈邸匪牟康浼,
本文编号:2678998
本文编号:2678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7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