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庄子基于怀疑论的反智主义

发布时间:2021-06-30 09:22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以思辨精深奇诡闻名于世。庄子论事,以寓言来阐发道理,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这种态度蕴含着一种强烈的反对世俗认知的思想。本文借用余英时先生的术语,把庄子的这种思想概括为“反智主义”,进而揭示作为庄子反智主义基础的怀疑论的思想动机以及庄子反智主义的思想归宿。 庄子所要反对的“智”是认知方面的知,庄子的反智主义并不是具有一般的怀疑知识、摒弃知识的意向,而是在否定世俗知见的基础上追求最高的智慧和知识,其反智乃是一种相对的反智,而非绝对的反智。这种反智在庄子的意义就是要破当时百家之论,这便是庄子怀疑论的思想动机所在。 本文在分析庄子认识论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指出,庄子的反智主义是“破中有立”的,即在破除世俗之见的同时,又提出了“以明”这种肯定性的认识方式。围绕“以明”概念,本文对庄子思想和西方哲学中柏拉图关于本体和现象的思想及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庄子思想之区别于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康德的知识论的特性在于,庄子受“天人合一”观念的支配,使其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并为此用“以明”这种认识方式去把握“天地精神”,这是庄子反智主义的思想归宿。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223.5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怀疑论与反智主义
    一、庄子反智主义之“智”的落脚点
        (一) 反对“言辩”之“智”
        (二) 反对“心辨”之“智”
    二、庄子相对主义
    三、不完全的反智主义
    四、庄子怀疑论的思想动机
第二章 庄子的认识论
    一、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二、认识的方法及其表述
    三、检验认识的标准
第三章 庄子反智主义的归宿
    一、“以明”
    二、庄子“以明”思想与柏拉图、康德认识论思想之比较
    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第四章 庄子反智主义哲学的影响
    一、启发魏晋玄学
    二、内化于佛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翔林;怀疑论与文学批评[J];文学评论;2003年01期

2 鲍宏礼;论怀疑论在哲学及其变革中的作用[J];学术论坛;1994年05期

3 程炼;刘易斯与怀疑论[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邓晓芒;超越还是沉沦——中西怀疑论比较[J];社会观察;2004年08期

5 J.斯考拉普斯基!英,陆萌;怀疑论之可理解性[J];世界哲学;1994年02期

6 胡长栓;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怀疑论的存在——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意义的新认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鲁成波;蒙田怀疑论的个性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陈新辉;通往信仰之路与通往理性之路——论怀疑论在西方认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9 凌晨光;以怀疑精打开通往新天地的大门——读《中国怀疑论传统》[J];中国图书评论;1993年01期

10 周炽成;比较怀疑论研究:庄子和皮浪主义者塞克斯都斯[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梅晓云;文化无根—以奈保尔为个案的移民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王华平;心灵与世界[D];浙江大学;2008年

3 张君;知道逻辑中的知识可传递性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赵万里;建构论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D];南开大学;2000年

5 胡玄能;企业并购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涤非;基因与身体的哲学[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智;庄子基于怀疑论的反智主义[D];苏州大学;2008年

2 张绍友;迷雾中的“意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胡素莲;跨越时空的怀疑论视角与象征手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潘惠香;休谟怀疑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毛勇军;逻辑实证主义经验证实原则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谌章明;英国启蒙运动的思想特征及其影响[D];湘潭大学;2008年

7 文玉林;托马斯·里德与怀疑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叶子;科学求真何以可能?[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凤梅;论法律的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翁海贞;趣味标准问题:休谟、康德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2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82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f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