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从语言游戏看理解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0-05-29 00:09
【摘要】:本论文试图在阿佩尔诠释学思想的指引下探讨理解的可能性问题。既然在阿佩尔诠释学中“语用”是理解的基本维度,那么本论文第一部分就来讨论语言之使用。关于语言意义在于使用的观点,本论文从传统的意义观念出发,即从意义在于命名出发,通过以“数词”为例,揭示出使用是比命名更为根本的意义根据,而使用只能是具体的使用,并进而被具体化为语言游戏(Sprachspiel)。在这一部分中,本论文还讨论了理解的“意向性”,这里的“意向性”并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at),而是指语言意义的指向性,通过对语言、思想、对象三只之间关系的澄清,本论文得出这样的观点:即语言表达思想,在表达中,也就是在使用中,思想与对象取得一致。 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其实是在于其可能的使用,语言游戏可以被视为是可能性的落实。本论文第二部分就讨论这种可能性的根据,讨论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以日常语言为例说明其意义的可能性在于其使用之限度,如果僭越日常限度,日常语言就失去意义,因此日常语言同样只是一种可能的语言,在这个意义上,它并没有如“日常语言学派”所宣扬的那样具有某种特殊的效力;第二步通过对核心语言游戏,即小孩学母语的语言游戏的分析,揭示出游戏的学习本性,在语言学习中,我们进入生活,语言成为了生活的成其自身的向度,同时生活也成为了理解真正的基础;第三步讨论语言理解之可能性的限度,即作为语言意义之可能的生活只能被接受而不能被追问,任何对生活的追问都会在生活的边界处自行消解,因为生活的根基就是其自身;但同时我们现有的生活也只是一种可能,事实上我们不能排除异质生活的可能性。因此,理解是可能的,其可能性由生活形式(Lebensform)提供,理解只能在生活形式之内才有效。 本论文的第三部分讨论关于私人语言之不可能的论证,指出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是因为其并不存在——只是公共语言的一个类比,即使存在也不可传达,即使传达也不被理解,根本上讲私人语言之不可能在于其不能参与到我们现有的公共性的语言游戏中来,因此所谓的论证只是一个概念上的排除,或者说是语言游戏的一个反证。本文论还认为,私人语言问题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一个翻新版本,其实质在于提出一种新的语法(私人性)但却企图以事实的范式进入现有的语法,因此,哲学问题就是语法的误用。 最后本论文在结论部分中总结到:理解的可能性在于语言使用的可能性,而语言使用的限度由生活形式规定,而生活形式只能作为一个偶然性的事实而被接受,任何对生活形式的追问(向内)都将自我消解,而任何超越(向外)生活形式的意义也没有根据,因此理解的可能性只是有限的可能性,理解要成为可能,只能在生活的边界处回归生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0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宁芳;;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沈敏惠;;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游戏理论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年01期

3 罗钱军;;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观为指导的篇章理解模型探讨及其应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张立丽;;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孙永;张伟伟;;“语言游戏”思想对于解构主义翻译学说的解释力[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6 钟彩顺;;法律与“语言游戏”的哲学思考[J];边缘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7 唐飞;;旅游研究的合法性:一个基于语言游戏理论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林艳芳;;玩教具“骰子”在语言游戏中的设计与运用[J];儿童与健康;2016年12期

9 屠素凤;金晓芳;;沉浸在语言游戏的海洋里——游戏作文“风马牛也相及”课堂实录[J];小学教学设计;2017年19期

10 本刊编辑部;成辉;练丽丹;;语言小达人 未来演说家[J];时尚育儿;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志潇;;浅谈幼儿园语言游戏活动[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年

2 钟彩顺;;法律与“语言游戏”的哲学思考[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现清;;语言游戏·法律修辞·裁判文书——语言修辞学视野下的裁判文书说理研究[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4 伍思静;;索绪尔和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观之对比研究[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5 鲍国玉;;认知隐喻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孟令朋;;不是“世界的图画”而是“语言游戏”——从《哲学研究》看维特根斯坦Ⅱ的语言观[A];外国哲学(第17辑)[C];2005年

7 李扬;;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看特殊儿童的诊断与康复[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8 周建漳;;真理成立的逻辑前提及其他[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菁;;任何一种后-存在学的存在之思是如何可能的?——勘探维特根斯坦的存在历史位置[A];外国哲学(第23辑)[C];2012年

10 薛平;周斌;;对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的一种解释[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贾磊磊;映现与重合[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郭伟 市凤鸣幼儿园教师;通过语言游戏发展幼儿多元智能[N];太行日报;2011年

3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 王天恩;使用理论在信息共享中得以澄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曾耀农;后现代影视的话语膨胀与语言游戏[N];文艺报;2002年

5 陈实;网络语言并非都是“洪水猛兽”[N];海南日报;2014年

6 梁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韦森:对制度的终极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钱红艳;不考拼音、认字、计算,,考穿衣、合作、讲故事[N];南京日报;2011年

8 迈克尔·希伊(温纳传播公司订阅营销策划主任);话说发行中人的因素[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冯庆;计算机无法替代传统作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胡雯;维特根斯坦语言视域下的确定性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楼巍;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林康廷;语言的意义与使用[D];吉林大学;2016年

5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燕杭;从形而上的道德理念到日常化的反思活动[D];浙江大学;2009年

7 高云鹏;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研究—私人性、感觉与语言的意义[D];南开大学;2014年

8 熊华军;意义生成:当代大学教学价值的新取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群;从语言游戏看理解的可能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思佳;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理论对教学研究的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楠;数学哲学视角下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演变及其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陈邦臣;确定性、知道及怀疑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窦金鑫;当代俄罗斯报刊标题中以先例文本为基础的语言游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6 梁雅丽;俄语语言游戏及其在对外俄语教学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7年

7 杨秀梅;概语言游戏模式在专业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涛;基于语言游戏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9 胡荃;俄罗斯现代大众纸质传媒中以缩略语为基础的语言游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10 赵赛;语言游戏的生成机制及其翻译[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86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86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2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