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着眼于对现代性视域中陈荣捷学术研究予以全面的考察,展现陈荣捷在现代性视域中在美国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学术成就与方法,此间透显着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解决中学西传与中国哲学研究与发展的独立性问题,进一步通过考察陈荣捷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揭示其学术的积极贡献与学术方法以及对现代化视域中中国哲学世界化的启示。第一章主要介绍陈荣捷的生平。从古今中西的求学经历还原他的成长缩影,从他学术研究重点变化分析学术生涯的四次转变,从在海外的推介中国哲学过程中展现他中学西传的学术成果。陈先生早年的经历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一方面他先后在旧式琴轩私塾、半新式半旧氏谭氏学堂、新式岭南学院及哈佛大学求学,这种古今中西的教育过程是优秀的近代知识分子求学经历的缩影;另一方面,他在岭南大学时积极参加学生爱国救亡运动,到哈佛求学励志教育救国,后学成回到母校进行教务改革,最终深陷政治漩涡的经历,正是近代知识分子爱国救亡、教育救国又被时代与政治裹挟难以施展抱负的写照。对陈先生赴美从事中国哲学研究和推介的六十年学术生涯,笔者以其的学术目的为出发点,以时间与学术关注重点为线索,将其个人治学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中国文化推介阶段、中国哲学研究阶段、新儒学研究阶段及朱子学研究阶段,总结四个时期的学术活动和学术著作。第二章总结陈荣捷对中国哲学和宗教的现代性阐释。从陈荣捷对中国哲学人文精神的阐释、对儒家“两轮哲学”现代化分析,梳理其对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积极探索,展现其在异质文化视域中对中国哲学传统价值进行现代化再发现的努力,以及对中国哲学进行文化跨越时在对中国哲学传统价值阐释的切入视角和方法的启示。他贯通中西文化尝试的第一次尝试是对中国哲学精神的人文主义解读,他从儒家的道德人文主义、道家人本主义气息、墨家实用人本主义、佛家人本色彩分析,体现出中国哲学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是对中国哲学现代化价值解读尝试。陈先生对中国哲学现代化价值的第二次尝试是两轮哲学及现代性的阐发,他从德治与法治、直觉与理性、个人与社会三方面讨论两轮哲学的现代价值,这是将中国哲学保持自己独立性的状态下对传统价值现代性价值的再挖掘。为了回应西方对中国宗教的误解,将中国宗教划分为文人宗教与民间宗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指出二者在信仰形式、崇拜对象、宗教行为等方面的不同,进而指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宗教的普遍式微,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文人宗教则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的趋势。第三章本章结合陈先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美国的新儒学研究成果,以“历史的脉络中观察思想的发展,从概念的分析探讨学派的流变”为视角,探究其对新儒学研究的立场及学术意义。第一节主要论述他在现代性的视野下,以新儒学本位为意识前提,对理学和道学历史脉络的梳理与评价。陈先生对理学和道学脉络的梳理和内涵的概括,反应了他对新儒学范围的界定。他强调理学的正统性,认为理学可以包括宋、元、明、清四代的儒学,虽然支流众多,但实际上是同一个根本。陈先生按照“道学”内涵将“道学”划分为“学问”、“圣学”和“性理之学”三阶段,清晰明了的展现了“道学”含义的演变;通过他对明代早期新儒学的历史源流必然导致阳明学产生的趋势的论证,再现他对新儒学学术脉络梳理。第二节通过陈先生从“仁”与“理”的概念发展,探究新儒学的历史流派变化。一方面,在探究“仁”的概念发展的同时,对欧美学术界关于“仁”的概念研究历史进行梳理,探究欧美学界新儒学的研究趋势。另一方面,对“理”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变化进行梳理,并归结新儒家理学思想发展的原因。第四章从三个方面论述陈荣捷对朱子学研究的成果和贡献,其一是他对海外朱熹研究事业的推动;其二是他对朱子思想哲学性的分析;第三是他打破公私之目,将朱子的学术范围拓展到朱子的生活领域。首先,从陈荣捷对欧美朱子学研究成果梳理,可窥探欧美朱子学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发展概况与趋势,而综合20世纪欧美朱子学的发展,则可以看出陈先生在欧美朱子学发展中的扮演的角色;其次,陈荣捷认为朱子对新儒学的综合性完成体现在对朱子理学进路、理气关系、太极观念等思想的哲学性选择,而道统观念虽表面似基于权威,而实质上无论是道统建立还是内涵都具有哲学性;再次从对朱子历代悬案的回应、澄清对朱子的误解、还原朱子生活世界三个角度,展现陈荣捷出于答疑、回应学界与自身兴趣等原因对朱子生活世界的还原特色。第五章对陈荣捷学术研究的方法与原则进行论述,陈荣捷在学术研究中自觉的避免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坚持以中释中的方法来讲中国哲学,陈荣捷以中释中的学思路径,为我们寻求中国哲学研究的多重视角。陈荣捷重视传统典籍的搜集研究和思想史研究,他用史学的研究方法,探究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朱子的实践活动;他的治学方法一方面重视观念史的分析,善于在历史脉络中评估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重视史料考证,在论述问题时能穷尽相关资料,严格论证与取舍;他对朱熹研究,不以公目为中心,将朱熹置于具体的背景中去理解的研究方法,直面朱子生活世界与生活经验的述写方式,是回归生命人格式的述写,是朱子研究及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新尝试。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玉军;;“我是洗脑子的”——记北美儒学宗师陈荣捷[J];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01期
2 吴戬;;美籍华人学者陈荣捷的船山学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3 周炽成;简论陈荣捷对儒学的世界性贡献[J];中国哲学史;1999年04期
4 周后燕;;陈荣捷论人文主义[J];华夏文化;2010年04期
5 华霭仁;陈荣捷(1901—1994):一份口述自传的选录[J];中国文化;1997年Z1期
6 马冬梅;;陈荣捷英译哲学典籍的杂合特点探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吴长庚;;丰碑其伟 哲人其逝——悼念陈荣捷先生[J];朱子学刊;1994年00期
8 葛兆光;;借纸遁窥牖(二)[J];书城;2011年10期
9 魏宁玲;;从认知语境评价译本——以陈荣捷《道德经》第一章译本为例[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马冬梅;;陈荣捷英译《道德经》的杂合特点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清华大学教授 陈来;陈荣捷:中学西传的大学者[N];北京日报;2017年
2 陈来;陈荣捷与朱子学论著[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苍虹旭;现代性视域中的陈荣捷学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凯;后殖民视域下的陈荣捷哲学典籍英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初生;《传习录》两个英译本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敬然;用生态翻译理论分析程荣捷对朱熹哲学著作的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
本文编号:
2689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89119.html